分享
2017年11月01日12:06 中青在线

分享

#他跟我说他越发想念自己的高中生活了#


小林是2017级的新生,高中就读于传说中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他跟我说他的高中管理比较严格,在各种约束与驱动下,他一直过得简单而鸡血,很充实地为高考目标努力。可到了大学之后,他感觉好像这一切跟之前想的不一样了。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觉得。


他跟我说在高中时他是大家眼里的优秀学生,不说鹤立鸡群,至少深受大家认可,可是来大学之后他感觉自己无法适应,没有什么获得感。


我问他何以见得。


他跟我说高数比较难,学起来比较吃力。刚入大学时自己的老师和学长学姐就对他说高数很重要,是以后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没学好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的学习,甚至以后考研都会很吃力。所以他从第一堂高数课开始就抢着坐在前排,不敢跟旁边的同学聊天开小差,更不敢上课玩手机,生怕错过了哪个知识点,学不好高数,甚至挂在了这棵树上。


我问他其他课程感觉怎么样。


他瞬间透露出一种轻松的神态,跟我说其他课程很轻松,感觉就算一个月不听,期末都能考过。


我问他有没有参加学生组织或者社团。


他跟我说他加了轮滑协会,其实自己对那块还蛮有兴趣的,但参加了两次社团的两次活动之后他逐渐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就算自己轮滑技术练习的再好对自己以后考研或者就业都没有作用,还不如用那些时间多看看书或者休息休息。


学校这学期是文化艺术节,经常会有一些文艺活动,我问他可参加或者去观看过。


他说没有,没怎么关注过这些。


文典阁、水上报道厅经常有一些大牛的讲座,我问他可去听过。


他说这块一直倒是有关注,但是没怎么去过,因为感觉自己才大一,没有专业基础,去了也听不懂。


我看他身体比较瘦小,问他平常可经常锻炼身体,跑跑步打打球什么的。


他说除了体育课之外几乎没有,因为一直没有这个习惯。


我问他为什么其他的方面都表现的很随意,唯独高数这么重视呢。


我紧张呀,我上高数课这么认真就怕自己错过了某个知识点,怕自己会学不好,怕影响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专业没学好那以后考研求职怎么办?



小林是通过微信后台主动联系到我的,那天晚上跟他交流了很久,上面是跟小林交流时一开始的对话。


工作一年多了,这样状态的学生并不是第一次见到,我自己带的学生中也有不少。


因为高考,几乎所有的高中生都是一门心思抓学习,提分数。与高考无关,对高考无益的事情基本不会付诸时间精力,自己不允许,老师不允许,家长不允许,环境也不允许。


毋庸置疑,高中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高考。所以尽管生活很枯燥,学习很痛苦,大家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相反大多会迎难而上。就像小林一开始说的,高中简单且鸡血,很充实,因为目标明确。


大学里,也有明确的目标——成长成才,但这个目标比较宽泛,容易让人捉摸不透,到底要什么叫成长成才?怎样才能成长成才?


深耕学业、竞赛达人、团学之星、创新创业.......


这些我觉得都是成长成才或者说是实现成才成才的方式。


深耕学业的同学有一个响当当的江湖名号叫“学霸”。小林说自己对高数认真努力,从不敢马虎,但从他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态度,似乎又不像是一个"学霸”。


再回到小林的第一句话:“越发想念自己的高中生活了。”


显然小林觉得自己在大学过的不快活。


我给他分享了几个故事。


同学一,大学期间从学生会干事做到学生会主席,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参加挑战杯获得国家级奖项,获得两个授权发明专利,被学校公派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大学期间坚持学习毛笔字、中国画,至今学校教学楼里还展示着他的作品......


同学二,大学期间默默无闻,但一直很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专业课、选修课、素质课、体育课,无一松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霸,毕业时保送到中科大攻读研究生。


同学三,大学期间学习并不出众,但热爱武术、跆拳道,一直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参加各种比赛,取得了不少荣誉。同时利用所长在外带课赚钱,攒下第一桶金,后来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在外开一个武术道馆,朝着梦想稳步前进。


在听我分享时,小林明显眼神发光,思考了良久之后对我说:


老师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在大学的高中生。



小林很聪明,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认真学高数对小林来说就好像是一种求生本能的体现,就像高中努力学习是担心高考考不好,上不了好大学,而现在认真学高数是担心自己专业学不好,以后找不到好工作。


只认真对待“直接利益课程”的学习,其他与专业无直接利益的方面毫无关注,就像一个在大学的高中生,真的很可怕。


很多大学表现不佳的同学问题都源于这个,思维没有转变过来,把自己的大学过成了高中。


高中的目标基本就是高考,高考成功了,高中三年也就成功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回过头来都不是问题。但大学的目标是成长成才,而在追求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又讲究一种获得感。


你可以专心致志当一名学霸,体会到知识的获得感;你可以积极投身学生工作,体会到他人认可、信赖,处事能力提升的获得感;你可以深入钻研学科竞赛,体会到动手能力增强,拿奖拿到手软的获得感;你可以深耕发展自身兴趣,体会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获得感......


当然,这些光鲜与成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多一些主动,多一些探索,多一些坚持,多一些努力。


一开始你可能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没有明确的方向,但看得多了,体会的多了,自然就能拨开云雾见日升。


如果你对大学还毫无头绪,那就尝试先“动”起来吧,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多参与多体验多感受。


毕竟朝前多走一步,看到的就会越远。



来源 / 好辣辅导员

编辑 / 孟璐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这种中药可能致癌?医学专家道出真相
  • 人到中年,不猥琐难道还想做绅士吗?
  • 护照的历史:“通关文牒”话古今
  • 小说:我为什么要去寻找王小波
  • 回忆!盘点十部评分最高的香港警匪片
  • 别怕“剩女”标签,单身将成为时尚
  • 英国小伙花费千万把徽州古宅改成这样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