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03日17:42 参考消息

分享

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文/徐剑梅)阿莉萨·米拉诺,好莱坞女演员,在10月15日下午4时21分,发送了这样一条推特:“如果你曾经遭遇性骚扰或者性侵,回复这条推特,写:‘我也是’。”

推特发言人说,24小时内,“我也是”这个话题标签被推送将近50万次。另据美联社报道,在脸书上,这一标签不到24小时就获得逾1200万个帖子和回应。

从政界到娱乐圈,这个标签让他们“不堪一击”

两周内,从北美到欧陆,从南非到伊朗,在全球至少85个国家和地区,“我也是”话题标签在推特上的推送量超过170万次。参与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少国家网民创建了自己的版本。在意大利,话题标签变成“在那个时候”;在法国,“揭发那头猪”。 

继纵横好莱坞数十年的金牌制片人哈维·温斯坦“倒下”之后,大西洋两岸,从政界到娱乐圈,从文化界到新闻界,带着“我也是”话题标签的控诉,让一个又一个有性骚扰劣迹的名人形象坍塌、事业停摆。而在他们狼狈地道歉之前,你完全想象不到,他们会这样“不堪一击”。

英国已因此掀起政治风暴。11月1日,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因多年前性骚扰女记者引“愧”辞职。另有多名政客因被指控咸猪手受到调查。

在美国,风潮仍在继续蔓延。2日,《尖峰时刻》导演布雷特·拉特纳遭6名女星控诉性骚扰。《纸牌屋》剧组多人称遭到过凯文·史派西非礼。此前一天,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新闻总监迈克尔·奥雷斯克斯被解职。两名女性分别指控他上世纪90年代担任《纽约时报》驻华盛顿站长期间,在“讨论职业前景时”突然强吻她们。奥雷斯克斯回应说:“我的行为错误且没有借口,我负完全责任。”

在华盛顿国会山,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众议员杰姬·斯派尔近日使用“在国会我也是”话题标签,公开了多年前在国会实习时遭遇非礼的往事,呼吁国会工作人员揭露国会山上的性骚扰丑闻。  

这场网络运动,让《大西洋月刊》女记者索菲·吉尔伯特回忆起10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她刚出大学校门,参加一个女性对话会。主持人请曾被性侵的人举手。房间里大约有200人,只有六七只手迟疑不决地举了起来。主持人于是要求在场人都闭上眼。她再睁开眼时,看见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她说,10年前,她为美国有这么多女性遭遇非礼而惊讶;现在,如果发现有谁没碰上这种事,她会惊讶。

沉默的代价,是社会对性骚扰的麻木与漠视

但是,勇敢说出来的,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吉尔伯特说,长期以来,多数美国女性耻于承认遭到过性骚扰或者性侵,把它作为个人隐私深藏于心。即便现在,有多少人说出来,就有多少人可能选择不说。

的确,向职场性骚扰说不,需要承受的压力难以言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金融时报》一篇评论所说,第一位指证者尤其需要巨大的勇气。在社交媒体上,很多母亲是因为女儿推送了“我也是”标签,才打破了自己多年的讳莫如深。而很多女儿在讲述自己遭遇性骚扰的伤痛时,会提到自己的母亲曾是受害者。

但沉默,是有代价的。或许最大的代价,就是性骚扰的普遍性、长期性,以及社会近乎习以为常的麻木与漠视。而从心理学上讲,不能诚实地说出过往经历,伤痛就难以愈合,当事人也难以真正“活在当下”。

目前,在欧美,不仅有越来越多男性也站出来公开自己遭遇性骚扰或性侵的往事,社交媒体上还出现“我会说出来”(#IWillSpeakUp)、“支持(性骚扰)受害者”和“我下次会说点什么”等针对男性网民的类似话题标签。发起者是一个名叫“对男性的呼唤”(A Call to Men)、反对男性暴力的团体,其创建人特德·邦奇说:“太多男性对女性遭遇性骚扰保持沉默,而这种沉默,是性骚扰问题的一部分。”

邦奇在解释他们发起这些话题标签的缘由时说:“我们实在感到需要回应,因为(性骚扰在美国)失控了。并不仅仅是好莱坞把女性视为物品、财产、价值低于男性;而是所有男性,即便对女性非常友善的男性,都多少受过这种教导,又把它传给子孙。所以,这(性骚扰)必然成为男人的问题。”

不过,性骚扰的普遍长期存在,固然与性别不平等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权势的恃强凌弱。受害者往往遭遇的不仅是性骚扰,还有职场处境、职业发展蒙受的威胁,他们忍气吞声、被迫屈服,也往往因为这一缘故。权力是最强烈的春药。

这场运动能否切实带来社会改变,仍然需时间检验

其实,“我也是”这一话题标签并非米拉诺首创,而是源自10年前美国女权活动家塔拉纳·布尔克的呼吁。当时,一个饱受性侵伤害的女孩向布尔克倾诉自己的经历,布尔克说:“在她试着说出她受过什么罪时,我无力大声说出回荡在脑海的话语,我甚至不能喃喃低语:我也是。”

美国媒体报道说。“我也是”网络运动没有行动目标,只是想让人们感受到性骚扰问题的普遍存在。就此而言,它已相当成功。如此众多的女性敢于网络发声,男性受害者也纷纷站出来,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社会进步。 

只是,网络风潮,骤起骤落。“还有我”话题标签的风行,让人们感受到性骚扰问题的普遍存在,但能否切实带来社会改变,仍然需要时间检验。

实际上,争议已经出现。有人认为,“还有我”的标签被过度使用,普通办公室调情也被当成性骚扰;有人认为,一些才子名流因一时行为不检而断送前程,未免“惩罚过重”。

当然,反驳的人更多。毕竟目前曝光的绝大多数性骚扰丑闻里,“咸猪手”的作为绝非办公室调情,更非“一时不检”所能开脱。有美媒甚至认为,“扩大化”有好处。就像禁烟运动那样。曾几何时,办公室内外烟雾腾腾被视为正常;如今,室内吸烟被普遍认为是不文明行为。

无论如何,说出来,让人们知道,这是改变的第一步。“还有我”的话题标签,是动员全社会向性骚扰说不的一股力量。

(编辑/谢来)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一盘“西红柿鸡蛋”,炒糊了三观
  • 家长群咋就变成了“马屁群”?
  • 此城从国都变省会,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 青春故事: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彼此
  • 《天泪传奇》刘美含:颜值演技双佳
  • 这个世间,哪儿有那么多贺涵
  • 这里有世界上最黑的夜空和最亮的晚星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