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04日17:18 新华社

分享

原标题:产业扶贫要过五道坎

↑湖南省城步县“苗乡梨”产业扶贫基地 苏晓洲 摄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近年来各地探索公益、生意、收益“三结合”的“四跟四走”产业巩固扶贫,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取得了成效。《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各界普遍认为产业扶贫是巩固、稳定脱贫长久之计,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人把扶贫产业看成政府补贴,把扶贫主体当成慈善机构,产业巩固扶贫面临观念、资源、成本、质量、市场五道“坎”等问题,需要更多针对性政策和强化管理统筹措施方能行稳致远。

订单、包销成巩固脱贫重要抓手

湘南深山苗寨插柳村,离长沙有6个多小时车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盛夏季节翻山越岭来到插柳村,看到这里连片甜玉米硕果累累,荷花竞相盛开。寨子里空坪隙地停着不少外地私家车和旅游大巴,村道上观光的城市年轻人三五成群。

湖南师范大学驻插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远南告诉本刊记者,插柳村山多田少,种水稻维持口粮都有些勉为其难。因为缺乏技术和文化,苗胞们进城务工收入微薄,脱贫难度很大。工作队进村之初到处跑项目要资金,还发动师大教职工捐爱心款、买农户养的“爱心羊”,虽能带来些临时性收入,但不是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计。

“订单是农民的定心丸,包销是农民的福利。”绥宁县副县长王世刚说,上市公司湖南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湖南农业大学等机构开展产业扶贫,试点选在插柳村。一年多以来,步步高下订单,湖南农大提供良种和技术,县政府和扶贫工作队发生产补贴并组织动员,能人牵头办合作社,农民凭劳力和土地参与,规模化种植的40万斤萝卜销售一空。今年夏天,甜玉米每批上市5吨至10吨,超市全部包销。

在插柳村,湖南师大扶贫工作队还引入文化资本成立插柳文化艺术公司,发动农民种油菜、莲藕,养鱼。莲子、莲藕、“荷花鱼”供应超市,春季油菜花海、夏季荷塘月色与深山苗寨交相辉映,苗寨民宿游、绘画写生游生意日渐红火。

插柳村一位办“农家乐”的村民说,今年他辞掉在广东的工作回村创业。“接待绘画写生的大学老师和学生,每人每晚20元住宿费。我开张一个多月,已经进账1万多元。”

十九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志强介绍,公司成立专门部门并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一年多来通过“零售企业+扶贫工作队+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在湖南14个县20个贫困村与贫困户结成利益联结的产业扶贫协作体。迄今签订采购协议价值3.18亿元,已经销售各类蔬菜水果861.56万斤,销售淡水鱼、土鸡肉50多万公斤,投资建在贫困村里的红薯粉厂、萝卜加工厂陆续投产。“‘订单扶贫’不仅为贫困农民增收,有地域特色的本地农产品也受到市民欢迎。”

在湘桂边境湖南省城步县,产业扶贫兴起了苗香梨、紫茄等产业,连过去非常“小众”的特色农产品酥脆枣等,也开始上规模。特色农产品产业与漂流、农家餐、山居结合在一起,使很多穷乡僻壤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国家民委驻城步县扶贫联络员李辉说,城步近年兴起的产业扶贫,让很多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深度贫困户变身“三金农民”(租金、股金、薪金),农民生产的产品“小年”卖上好价钱,“大年”不烂地里,“平年”不因为技术不过关歉收,很多人因此成了“万元户”甚至富裕户。

公益、生意、收益“三结合”优势明显

近些年,以企业为主体之一的产业扶贫在全国范围内规模越做越大。这一方面是得益于国家不断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政策扶持力度。

例如,去年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加强顶层指导;指导全国所有贫困县编制完成产业扶贫规划,确保产业对人、人对产业;总结遴选了200多个产业扶贫优秀示范例,树立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典型样板;举办12期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推广产业扶贫范例,现场培训700多个贫困县负责人……目前,国家在400多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2万多个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

另一方面,也在于这一模式具备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专业化能抓准项目。在采访中,一位从事产业扶贫的大企业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产业扶贫关键之一是“项目对路”。项目选择一要符合传统,即符合当地的种植、养殖传统;二要符合环境,即要对准贫困村的土壤、水源、空气等基本条件;三要符合现实,即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如果有些项目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才能够操作,这样的项目就要放弃;四要符合市场,项目必须满足市场需求且能够规避市场风险,如果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格或者价格波动很大,就会给农户带来极大的风险,这样的项目就不适合产业扶贫。因此,长期从事农产品采购和销售业务的大企业在资源整合、精细管理、客户网络、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其次,规模化能抱团发展。规模化既可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高产出,又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投入成本,同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可以做到物流车“满载”,避免因量不够而支出额外的运输成本。目前很多开展产业扶贫的企业能够通过规模化提高产出,同时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最后,标准化能对接终端。产品标准化,这是目前很多产业扶贫项目的目标。一位业内人士说,农业生产和产品如果不标准,不仅打捆装包成本高、浪费运输空间增加物流成本,产品投放市场后,浪费和损耗也特别严重。目前很多产业扶贫基地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种养、加工等环节提供专家指导。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解决好话题“热”、现实“温”难题

采访中,一些从事产业扶贫事业的人士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相比易地搬迁、生态补偿、保障兜底等扶贫手段,产业巩固扶贫不仅帮助贫困地方解决实际困难,更能促进其提升自我“造血”能力。这一事业未来深化推进,观念、资源、成本、质量、市场五道“坎”还有待跨越。

其一,观念跟不紧。一些地方或贫困户把产业扶贫看成政府补贴,把扶贫主体当成慈善机构。如有的村干部或贫困户与企业一见面,就要求后者拿钱修路盖房,签“无条件保底价收购协议”、打预付款。

其二,资源配不齐。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乡村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劳动力匮乏。留下来的“老弱病残”生产技术和标准很难贯彻和落实到位,产品品相、品质难以达到市场要求,发展种养殖业的投入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其三,成本下不去。在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发展种养殖业,产品面对“工厂化生产”缺乏竞争力,主要靠终端企业纯投入公益性质的“溢价收”,靠消费者出于扶贫帮困心理“高价买”。

其四,质量上不来。目前困扰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相关扶贫项目受各种资源要素制约,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上很不稳定。只有“原生态”优势,而在口感、“卖相”、规格等质量指标上难以稳定打动“需求侧”,不少产业扶贫项目做不出规模、做不长久。

其五,市场进不去。目前大部分贫困村、贫困户没有入市资质,如生产许可证、检验检疫证、税票等,无法与正规企业签订采购合同甚至无法操作资金支付、供货和走账。目前很多农业产业化项目要靠正规企业提供资质帮忙“爱心挂靠”,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些在扶贫一线的干部和企业界人士认为,目前政府、社会每个层面都希望发展产业扶贫,但到了落实层面,农业产业风险大、周期长、投入大、收益薄等特性又导致各方裹足不前。要解决目前产业扶贫话题“热”、现实“温”的问题,要从如下层面着手:

首先,地方层面要重视。针对产业扶贫目前没有出台专门政策文件、碰到问题和困难不知道找什么部门解决等问题,建议各地就贯彻中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精准扶贫”这一精神出台具体执行办法,从政策层面明确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地位,以便社会机构更好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同时在省级扶贫办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制定出台产业扶贫指导意见,编写《产业扶贫指导手册》,对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给予专业指导,将产业扶贫列入市县乡镇各主要领导的日常工作。

其次,政策支持要细化。目前各级政府对产业扶贫的鼓励,很多还需要完善。建议出台政策,对产业扶贫项目如农产品加工、物流、采购、专卖等给予补贴,同时将产业扶贫纳入价格保险、价格补贴政策范畴,鼓励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盈利能力和品牌力的产业项目,打造“永不撤退的扶贫工作队”。而围绕如何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把深度贫困地区文化“软资源”变成“硬实力”,发展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态,还需要出台更多激励性措施。

最后,社会动员要加强。产业扶贫特别需要扶贫对象理解、认同和配合。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域和乡镇层面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认识到农产品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转变对脱贫的重要意义。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要与企业联手,发现和培养能促成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

编辑:王思雨

来源:瞭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一盘“西红柿鸡蛋”,炒糊了三观
  • 家长群咋就变成了“马屁群”?
  • 此城从国都变省会,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 青春故事: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彼此
  • 《天泪传奇》刘美含:颜值演技双佳
  • 这个世间,哪儿有那么多贺涵
  • 这里有世界上最黑的夜空和最亮的晚星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