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04日22:21 中国新闻网

分享

逝者亲属向江中抛洒菊花寄托思念 夏莹 摄

  中新网合肥11月4日电 ( 夏莹)“爸爸你一路走好。”4日,在长江安庆段的江面上,来自合肥及安庆的120余户家属,免费参加了2017年合肥市第二十一次暨安庆市第三次骨灰江葬仪式,此次江葬仪式的主题为“生命之礼,回归自然”。自1997年至今,已有1000余户家庭选择江葬仪式送别亲人。

逝者亲属在江边等待上轮渡 夏莹 摄

  当日早上六时二十分,合肥市殡葬管理处举行了江葬活动馆内追思仪式。伴着舒缓的音乐,家属们在祭祀台前依次站立。在礼仪师的主持下,人们开始默哀、点烛、鞠躬。七点钟启程前往长江安庆段。

  为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对逝者家属的敬意,合肥市殡葬处自2011年起改变从合肥直接出发赶往撒江地点,增加了馆内和轮渡祭祀仪式,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为绿色殡葬的践行者们以最隆重的礼遇。

逝者亲属排队上轮渡 夏莹 摄

  在活动仪式环节上,江葬从最初简单的骨灰撒江,到后来的馆内集体悼念和轮渡撒江仪式,仪式感越来越强,近年来,在结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多一些创新,仪式中大胆运用了“小提琴现场演奏”、“心愿卡片”、“放生祈福”等新的形式。

洪家四位老人与父母做最后的告别 夏莹 摄

  “我想让我的先生能够落叶归根,重回故里。”杨松是此次江葬仪式中最后报名的一位家属。她告诉记者,先生陈茅是南京人,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在所里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在2014年,身患胰腺癌的陈先生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决定在去世后将遗体捐出,用于医学研究。他曾嘱托妻子,要将他生态葬,杨松也在今天完成了他最后的遗愿。看着先生的骨灰落入江中,她默默地说道,“陈茅,回家吧。”

工作人员为逝者亲属整理黄围巾 夏莹 摄

  人群中,四位老人的念叨让周围的人不禁潸然泪下。“爸爸妈妈,你们走好。”他们用手抚摸着骨灰袋,与父母做着最后的道别。据亲属洪敏介绍,他们的父亲于今年5月去世,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告知他们在11月将有江葬仪式,他们毫不犹豫报了名,还将母亲的骨灰一并拿来,四位老人现居西安、上海、厦门三地,为了送亲人最后一程,他们从各地赶了过来。

杨松及其他亲属手持菊花默哀 夏莹 摄

  据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处长丁启河介绍,每年合肥去世人数达一万两千余人,而平均墓地价格在三万元左右,选择生态葬将会大大减少用地与资金支出。

  如今,合肥市政府为了倡导生态葬,推出了各种便民政策。合肥市民政部门在大蜀山文化陵园竖立了江葬纪念碑,逝者家属可将亲人的名字免费刻在纪念碑上,方便家属前去悼念。同时给家属颁发江葬证。未来,合肥市殡葬管理处或将组织家属前往长江安庆段开展祭奠活动。(完)

责任编辑:陈海峰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一盘“西红柿鸡蛋”,炒糊了三观
  • 家长群咋就变成了“马屁群”?
  • 此城从国都变省会,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 青春故事: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彼此
  • 《天泪传奇》刘美含:颜值演技双佳
  • 这个世间,哪儿有那么多贺涵
  • 这里有世界上最黑的夜空和最亮的晚星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