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05日00:37 中国青年报

分享


小年说:

做学术,男性是否比女性更具优势?这样的探讨已无数次出现。


作者认为,除了外部环境,个人的性格、能力都会影响这一结果。更重要的是,如果想改善现状,怨天尤人和性别对立毫无益处,需要男性和女性共同努力实现。


推荐给你,静夜思。


女性搞学术真的不行吗?

来源 | 豆瓣 作者 | 也青


"看到微博浙大社会学教授歧视女性的言论很伤心了......",实名制的教授在微博上批评女性会考试但是对学术没有“野心”占用了大量学术名额,有赞成的、有强烈反对的。


我也说一两句,不是因为我喜欢跟风,而是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


我是我导师的第四名学生,估计也是他短期内唯一一名女学生。虽然我的读博生涯挺失败,但是比起我的前三名师兄,从论文数量、质量、引用数来说,我的学术是做得最好的,我也是最快毕业的那一个。以我自身经历看,我并不觉得女性搞学术不行。


观察身边人的结果是,我们系毕业的女博士在金钱上的报酬确实没有男性高,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往往进入了学术界。我博士六年期间,接触了系里大约三十名毕业生,包括我在内只有六名女生。这些毕业生里只有一位男性真的能感觉到对学术痴迷且搞得小有规模(PAMI级别的顶刊顶会),他没有如愿申请到青千,仍然在做博士后等待机会。


其他的无论男性女性,要么是为了以后有编制安稳要么是因为本科硕士成绩好读了博,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术并不摆在第一位(不代表他们不爱)。


统计一下毕业的男性,有一名进入非高校科研院所,两名在富庶省份的非重点院校当副或正教授,两名在做博后,其他的男性都进入到工业界,年薪在~30—100+万不等,去年华为疯狂收割博士生,去的都能拿到~35或更高的待遇。我的三名师兄志向都不在学术,而是赚钱,所以他们纷纷进入工业界创业当高管拿高薪,步入“成功人士”行列。不搞学术的人反而是经济收益比较好的,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


然而我们系毕业的女性,全部都没有进入工业界,有两名在做博后,有一名做过博后现在大学当讲师,有一名一毕业就当讲师,还有一名读博之前就是讲师毕业后升为副教授。


那名毕业后没有进入学术界的女性就是我,但是如果我想,留校做博后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出了婚姻这个变数,那么我可能会去内地工业界找工作,很遗憾错过了测试自己在国内找工作到底能挣多少钱的机会)。


从我们系的数据来看,女生毕业待遇不好,但是都留在了学术界。不过原因有可能是,女性读完博士,往往是被鼓励进入科研事业单位的:有编制、安稳、清闲。我个人就被热心的师兄们劝说过很多次,毕业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去一个富庶的二本院校当老师啦,稳定、不累、钱多假多、环境单纯、没有科研压力,多余的时间想干嘛就干嘛。


那么我进入高校当老师的同性上班后最快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呢?生孩子。这不是因为她们没有学术追求,而是她们年纪到了:快30岁了。对一个快30岁的已婚女性,身边人的舆论是支持她去打拼事业呢还是支持她尽快履行传宗接代的社会责任呢?我猜是后者。


我们系有且仅有一位女性副教授,她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坚持到36岁没有生孩子,然后在拿到tenure后立即生了多名孩子。香港副教授的收入远远高于内地科研人员,她可以生完孩子立即返回到科研一线请人照顾孩子。但大多数出于经济情况考虑,没有长辈帮助的女性青年学者,带孩子的重任还是会落回到她们的身上。很不幸,这里验证了“女性没有学术野心”的偏见。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我认同女性在学术界的发展确实是不如男性,女性教授的数目少于男性教授,知名的做到青史留名的女性学者也比男性少,但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她们把精力贡献给了家庭(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要求她们这样),并且在历史上曾经受到过不平等的待遇。如果女性不用生养孩子,在历史上也曾经拥有过跟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那么我相信,这样的情况会好得多。


至少就我观察得到的,限制女性进入学术界或者在学术界发展的因素有:


1.社会不鼓励女性读博士。社会鼓励女性读硕士,但是不鼓励她们读博士,读了博的女性被冠以“灭绝师太”、“第三类性别”的污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女性退却,不愿意读博士。


2.导师不喜欢招女性博士生。无论是男导师还是女导师更倾向选择男学生,我的导师也是其中一位(他招了我是个意外)。我不觉得他歧视女性,他很平等地让我参与师兄弟们搬机箱的体力活,也没有因为我是女性就放宽毕业要求。所以在他招了我之后,是没有歧视我的,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他跟师兄弟们对话更加自如,对我就多出来一份拿捏。这份拿捏可能就是因为我是女性。


3.生孩子养孩子。我曾经问过一对七八十岁的(外国)知名科学家夫妇,有没有可能既照顾孩子又能像没有孩子的人那样发展学术?他说no,他们每生一个孩子,孩子从婴儿长到幼儿的期间,总有一个人的学术会受到暂时的影响。如果女性需要承担所有的照顾孩子的责任,那么她在学术发展上碰到困境是难以避免的。


4.社会不喜欢女强人。即使是进入学术界的女性,有时候也难免被视为装饰物,她长得漂亮会唱歌会跳舞会交际的确会更受人欢迎。


从一个时间窗口比较长的角度来看,能够突破以上限制的女性,她们的学术成果都做得都不错,不逊色于男性。


基于以上,我得到的结论是:女性未必在学术能力上逊色于男性,但是出于社会环境和现实因素,往往令女性难以进入学术界或是在学术界的发展受到限制。


但是我并不赞成部分“女权主义者”对男性极端的“仇恨”,这于改变现状毫无益处。这个世界只有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如果将对方视为敌人,那么就永久地陷自己于孤立之地。


譬如我自己,我因为嫁人来到美国丧失了留在学术界的机会,但是我并不会因此埋怨什么。我知道我选择婚姻选择到一个新的地方来发展是出自我的自愿,并没有谁逼迫过我。因为我做出了选择,我就得面对可能的风险,承担相应的后果。我知道事业金钱很重要,但是爱情也是很宝贵的人生体验。


就算我现在做家庭主妇,我也不觉得自己不独立成了寄生虫了。更为重要的是:我确实不甚迷恋学术,我只是喜欢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让我能够坚持到读完博士,却也因为科研途中的暂时失败无法满足成就感产生过大量的负面情绪。因此我没有做学术,是个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偶然使然,当然还有实力的限制。


总体而言,我希望,这些问题的改善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社会不以美丑和婚姻的成功失败与否来评判女人的价值。

2. 女性追求事业追求个人价值实现被鼓励。

3. 女性拥有平等的被欣赏、赞誉、提拔的机会。

4. 夫妻双方合理地分配家务和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


而这一切,我希望由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一盘“西红柿鸡蛋”,炒糊了三观
  • 家长群咋就变成了“马屁群”?
  • 此城从国都变省会,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 青春故事: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彼此
  • 《天泪传奇》刘美含:颜值演技双佳
  • 这个世间,哪儿有那么多贺涵
  • 这里有世界上最黑的夜空和最亮的晚星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