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04日15:25 新华社

分享

8月8日,工作人员在江西省万年县一粮库对收购的稻谷进行抽样检测 万象摄/本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南方早籼稻托市收购工作已完成、中晚稻上市之际,在南方部分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在国家粮食储备和国外进口大米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大量早籼稻流入了国家托市收购的粮库,中稻陆续上市但市场收购意愿仍不强烈,而进口大米则纷纷涌入消费市场。粮食安全面临“国产粮入库,进口米入市”的新时期卖粮难问题,亟待破解。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卖粮问题涉及农户、市场化企业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三大主体,卖粮情况各有各的变迁,但都存在难题。其中,农民卖粮难情况得到缓解,但依赖政策卖粮未带来种粮收益的增加,导致“增收难”;稻米、产销区和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多重倒挂,粮食加工企业“卖米难”;市场对国内早籼稻米需求弱,政策性收储粮面临“难拍卖”、“拍卖难”、去库存难。

要破解“三难”,基层干部和粮农建议,逐步调整完善托市政策引导农户多种优质稻,加快政策性储粮去库存步伐,适当控制稻米进口的总量和速度。

种粮农户:粮食好卖赚钱难

今年早稻收获销售高峰期,南方一些粮食主产区农户售粮顺利,市场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因新稻谷消费市场化需求不旺,粮食多依赖政策性收购,大多流向国有收储库,粮价依赖“政策市”;在早稻产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农户卖粮的市场价格仍难提振,粮食“入库容易入市难”、“粮食好卖赚钱难”。

“早稻收上来,在地头就卖出去了。”江西南昌县种粮大户陶有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江西早稻集中收获期在7月上旬。他种的400多亩早稻,收获约40万斤湿稻谷,分别以81元、91元每百斤不等的价格,经贸易商卖到湖北用于当地储备粮补库。

今年南方粮食主产区早籼稻销售基本比较顺利。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中旬,江西南昌县、余干县、丰城市等6个粮食主产县(市),农户的早稻已基本全部通过粮食经纪人、贸易商、国有粮食收储主体售出。

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粮食部门认为,农户“卖粮难”极大缓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储备粮数量增加,农户售粮有“后盾”。随着国家新增500亿斤地方储备粮规模充实到位,各地对早稻的需求显著增加。湖南省粮食局反映,今年周边省区到湘收购的储备粮数量为近年最高峰。

二是粮源减少,市场收购主体多元化,农户“跑路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8195万亩,较2016年减少235万亩;早稻总产量635亿斤,比2016年减产21亿斤。早籼稻进入集中上市期后,粮食经纪人、贸易商及加工企业、国有粮库等各方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竞争激烈。

不过,本刊记者采访发现,在市场收购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最终南方粮食主产区早稻的归属却相对固定和单一,多数粮食最终直接或间接进入了各级政府的收储粮库。8月下旬,同样生产早籼稻的湖北省,部分地区市场甚至粮源紧缺,其中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以及监利县早优稻收购均价均超过最低保护价,但多作为了地方储备粮轮换。

受访粮食加工企业代表普遍表示,与政策性收储需求大相比,企业生产多用低价的去库存粮和进口大米,同时农民只会种“政策粮”,粮食质量下降,使企业当季早稻需求持续减少。记者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江西金农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采访时,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的早稻,公司一粒都没收。”

与进入8月中旬以后,南方各地随着托市收购顺利进行,新产早籼稻价格普遍上涨相反,在7月上旬的不少农户粮食收割高峰,售出的粮食价格却普遍偏低,售粮价格甚至比往年略有下降,利润更少。江西万年县种粮大户黄仁相说,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快,今年早稻因保护价调低,售价区间在112元至123元每百斤,每亩净利润不到3年前的一半。

地方农业部门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新增储备粮需求虽然对价格有拉升作用,但粮农多严重依赖政策种粮、售粮,粮食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难与市场消费需求对接;种粮大户种植规模大,缺乏存储设施,只能选择在“地头上卖粮”;在“政策市”出现之前,在市场供需影响下早稻价格受到限制。

“改变农户粮食‘入库容易入市难’、‘卖粮容易赚钱难’的关键,是逐步调整完善粮食托市政策,有效引导农户粮食生产与市场消费接轨。”江西高安市粮食局副局长漆文龙表示。

加工企业:生产即亏本

当前稻谷尤其是新稻比大米贵,产区稻谷比销区贵,国内大米比进口大米贵,不少加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作为各级储备粮来源的新产早籼稻多数只能进入储备库,越来越难入加工企业“法眼”。

稻贵米贱,企业“逆成本”运营,生产即亏本。江西部分粮食主产区大米加工企业反映,即使低于保护价每百斤3元收新早稻,加工成大米运到销区也是亏本的。

在生存压力下,企业大量停产或限产。“万年县是江西优质大米种植区域之一,但是近三年来万年28家大米加工企业,现在只剩下10家左右,且正常运营生产的不到三成。”万年县鸿发精制米厂负责人徐育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据江西省粮食局统计,2014年以来,江西日产100吨以上的规模化大米加工企业每年减少约150家,仍在运行的企业,开工率也普遍较低。

与此同时,企业反映,大量的储备粮和托市收购粮待去库存,市场不稳定,企业即使想去市场上大量收储新粮,也不敢冒风险。“‘政策市’使市场粮价上升。同时国有仓库里大量集聚的粮食,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如果放出来,随时都会冲击到谷价,引起市场波动。”江西华粮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华兵说,库存高企的国有政策性收储粮食只有降价才好去库存。如果企业自储高价新粮源,会亏得血本无归。

如果说稻米价格倒挂,使企业已经难以承受,那么国内外、产销区粮食价格的多重倒挂,使产区大米加工企业经营更是“雪上加霜”。“余干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却吃上了销区‘回流稻’做的米。”江西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反映,近年来浙江、广东等地新增储备以及储备粮轮换步伐快,为腾出仓容,采取加价补贴方式出库,造成产、销区粮价倒挂。

江西高安市瑞前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桂萍等还表示,近两三年,国外大米与产区新粮做的大米比,高的时候便宜七八毛钱一斤,低的时候便宜两三毛钱一斤,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干脆改行做了进口大米分销生意。“虽然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国外对大米需求量增加,以及市场上部分贸易商囤货,进口大米与国内大米每斤价格差距缩小到2毛钱以内,但倒挂现象依然突出。”

为控制成本,近两三年,南方产区不少加工企业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买低价进口米,掺杂到国内米销售。江西上高县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大米对于早稻的减库存冲击很大。因价格上的优势,无论是大米加工用粮还是工业加工粮,企业一般直接买米,包括进口米。

“以前,江西大米在销区就是‘活广告’,现在不灵了。”江西余干县金瑞粮油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盛永乾说,随着农民依赖“托市”售粮,生产重量轻质,使企业对本身口感相对差的早稻需求量更少。

近年来国外低价大米质量提升,对国内普通大米销售影响明显。在低价进口米大量涌入,广东、浙江等销区粮食逆向流入产区、中低端大米消费群体转移等因素交叉作用下,“赣米难过岭南”已成为江西部分粮食主产县大米销售面临的困境。以江西粮食加工行业的“领头羊”——江西金佳谷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近两三年,它们在传统销区广东市场的销量每年都以10%~15%的速度萎缩。

对于国外大米的冲击,部分南方粮食产区大米加工企业代表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低端大米市场受冲击已经难以避免,不过中高端大米市场受冲击较小,企业转型发展仍有可为空间。

“但如果国内粮食品质不能加快改善,粮农依然热衷种‘政策粮’,企业将何去何从?”江西丰城市永升精制米厂负责人袁辉兵说,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完善政策来引导农户尽快转变生产结构。

政策性收储:收购容易出库难

持续多年的托市收购,大量国有储备粮库面临越来越大的去库存压力。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3~2016年我国稻谷年末库存年均增加2600万吨,四年累计增加库存超过1亿吨。以江西省上高县为例,近三年,在国有粮库满仓,租用社会仓容的情况下,上高县各种政策性储粮库存增加了4万吨。今年早稻托市收购期间,全县只开了两个收购点,部分乡镇“根本不敢开仓”。

从今年5月份开始,中储粮江西上高直属库每周会分别拿出2万吨和5000吨近三年收储的早稻和中晚稻挂牌拍卖,但截至8月中旬只成交7000吨左右。虽然主要面向市场消费的中稻也逐渐进入集中收获期,但大米加工企业仍普遍处于不愿收购新稻补库的状态。

基层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反映,去库存难的主要原因是节奏难把握:一是每斤稻谷每年收储成本至少要0.12元。考虑到收储成本问题,价格不敢定太低,否则财政亏损严重。但这会造成去库存慢,影响粮食后续收购,容易给农户留下“卖粮难”隐患;二是降价卖出去是去库存的有效途径,财政同样亏损,更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对农民手里的当季粮食价格会造成较大下行压力,不利于新粮销售,影响农民种粮收益和种粮积极性。

两难之下,政策粮库存高企带来的南方部分地区国家收储仓容紧张情况难以缓解。

采访中,江西高安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反映,国有粮食仓库退城进郊,老旧仓修缮改造重新使用等扩建、扩大仓容手段基本上都用了。但政策性收购几乎年年都要继续,而社会租仓审批时间长,利用困难,仓容问题依然是“老大难”问题。“根据正常年份情况,高安现在仓容缺口约8万吨。如果4个月前提交上去的社会仓容租赁报告批不下来,中晚稻上市后就无法启动托市。”

据国家粮食局监测,预计今年秋粮收购旺季期间,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及河南部分地区水稻收购仓容均相对紧张。江西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刘龙恩表示,目前江西国有粮食企业仓容已处紧平衡状态,部分地区中晚稻极可能“无仓可收”。

地方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还担忧,边去库存边扩大进口,“新稻谷入库,进口米入市”形成的“水池效应”恐继续抬高政策性收购粮的库存。据农业部统计,2017年1~6月国内累计进口大米213.6万吨,同比增加6.5%。7月底中美双方就美国大米输华的检验检疫要求达成一致,美国大米首次获准入华。同时,走私大米仍禁而不绝,6月12日,海关总署指挥摧毁27个、初估涉嫌走私大米近30万吨的走私团伙。

江西等南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部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多认为,国外大米入境越来越多,国内政策性收储稻谷拍卖难,形成“进水多、出水少”的水池效应,政策性收储的库存压力仍不容忽视。对此,农发行江西分行粮棉油处处长江训清等认为,国家应在积极稳妥去库存的同时,适当调控好大米进口的节奏和数量,并严厉打击大米走私行为,保护国内粮食的正常市场流通。《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万怡 郭远明 秦宏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一盘“西红柿鸡蛋”,炒糊了三观
  • 家长群咋就变成了“马屁群”?
  • 此城从国都变省会,如今沦为四线城市
  • 青春故事:我们都不再是曾经的彼此
  • 《天泪传奇》刘美含:颜值演技双佳
  • 这个世间,哪儿有那么多贺涵
  • 这里有世界上最黑的夜空和最亮的晚星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