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08日15:06 清华大学

分享

清华新闻网11月8日电 (通讯员 荆文锴)11月5日,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主楼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吴澄,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芮勇,迅雷创始人、松禾远望基金创始合伙人程浩,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联合创始人江涛,驭势科技创始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原院长吴甘沙等业界嘉宾齐聚清华,同400余名师生围绕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热点展开产学研跨界对话。

吴澄院士向论坛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下的智能制造》主题报告,报告围绕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性、驱动力和创新点等展开,并就智能制造的内涵、特点以及面临的信息环境变化进行了剖析。在吴澄院士看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内涵包括了信息新环境、智能新形态和有望升级的新目标三大创新点,未来人机接口技术会越来越多的取代人的工作,企业和社会治理都将进入“智能化+”时代。 

在“预见未来,跨界对话”研讨环节,芮勇表示,“垂直行业+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传统的垂直行业加入人工智能来进行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江涛认为认知智能未来的突破点是在专业的领域改变世界,比如教育、医疗等,人工智能要能达到行业专家的水平。

程浩表示,互联网解决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而人工智能能够直接降低产品成本,特别是民用机器人在我国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

谈到中国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现状、优势,吴甘沙认为世界各国在算法层面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我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推动,将从技术和工程方面提升智能驾驶的创新应用。 

“预见未来·跨界对话”环节特邀嘉宾就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实施的关键。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布局,嘉宾们各抒己见。吴澄院士说,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对于博士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论文发表上的理论创新,更关键的是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源头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2.0是一项系统规程,涉及到大量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交叉学科基础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力。嘉宾们认为,合作、目标、热爱、好奇心等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素质。

聚焦“智能无人系统”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主办方在校内咖啡厅设置了两个分论坛,由嘉宾和博士生进行学术报告,并设置海报展。清华大学季向阳教授、王凌教授等20余名教授专家和业界嘉宾作为现场评审,师生们畅谈科技前沿,在温馨的环境里交流创新思想。

主论坛现场。

2017年9月,清华大学正式设立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三所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三个中心的成立是清华大学深化综合改革过程中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学科交叉取得的里程碑式成果。依托三所科研机构,将举办三场交叉领域博士生学术论坛,推动博士生跨学科交流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由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十五年来,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先后举办500余期,超过5万名师生参会,累计开展学术报告1.8万余场,杨振宁、安东尼·莱格特、梶田隆章等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作为特邀嘉宾与会交流。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华山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中国功夫到底能不能真打?
  • 我是特朗普,我来了!请给我点个赞!
  • 宋朝一起利用私生子诈骗的案件
  • 书评:东野圭吾用6本书诉说什么是爱
  • 《天生不对》专治你五行缺笑命里缺爱
  • “爱最大的克星,我想应该是距离”
  • 日本松江:只有拼人品才能看到的美景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