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09日17:06 中国西藏网

分享

雅砻江水自西而来,不知日夜地奔流,雄伟而古老的卓达拉雪山经历四时晴雨,始终白雪皑皑。它们恒久无言,却悄悄见证了江畔、山下,一个小村庄的“一夕跨越”。

  

2017年3月25日,一个普通的周六,甘孜州甘孜县拖坝乡拖坝四村,阳光捅破厚厚的云层,照见春来万物。村民巴登则玛家飘起了浓浓的酥油茶香,她开心地逗着两岁的小孙子;挂任甘孜县发改局副局长、拖坝乡党委副书记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援藏干部马拥攀又一次来到拉西河上游,查看新建的饮水工程源头;拖坝四村老支书多吉伍须带着客人走进新建的村党团活动室,不无自豪地向他们介绍这个村里的“新阵地”。他们眼中所见,是这个小村庄一年来的点滴变化。

  

2016年,拖坝四村有30户贫困户成功摘帽,马铃薯示范基地、人畜饮水工程、村党团活动室等项目成功落地,村民们通过入股合作社、参加技能培训、走上公益性岗位,钱包越来越鼓,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这个春天,村子里有盎然生机,正拔节生长。

拖坝四村打造高原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

  

一户六口之家的“幸福工程”

  

巴登则玛今年66岁,丈夫去世后,她含辛茹苦拉扯大两个孩子,艰难维持着一个家。过惯了苦日子,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坐在两层的新房里,听儿子儿媳摆一摆这个月的“丰收”。

  

多年以来,巴登则玛家守着一小亩青稞耕地为生,她种地,文化程度不高的儿子儿媳也种地,偶尔打点零工,致富的门路十分单一,一家人一年只有5000多元的收入。这个六口之家挤在有近百年历史的破旧老房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是拖坝四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这两年,扶贫队员来到了村里,巴登一家的致富希望被点燃了。2016年3月,针对拖坝四村村民缺少致富门路的现实困境,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根据高原土地实际,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思路,培育了农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573亩,建起了高原马铃薯示范基地,村里有上百户村民成为合作社社员,其中就包括巴登等所有贫困家庭。为了高质量种植,龙泉驿区扶贫干部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向贫困村民发出了“工作邀请”,巴登则玛的儿子扎西拉布和儿媳阿热都得到了工作,农忙的那几个月参加耕种,每人一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

  

2016年,对口支援拖坝乡的成都市投入资金,实施拖坝四村新村建设,对7户D级危房实施原址修建,巴登一家就是其中之一。修建房屋的30万元全部来自扶贫资金,巴登一家只需要提供劳动力参与修建。短短两个月时间,一栋两层的新房就完成了主体建设,冬天建设停工,开春后的4月,就启动了外立面和内部装修。今年6月,这家人就能住上崭新的新房。说起这栋凝聚了无数关爱的房子,巴登老人忍不住眼中闪了泪花。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儿子扎西拉布还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他一直对藏画很感兴趣,在扶贫干部的协调下,拉西跟了一位师傅学习。几个月下来,已经完成了从“小白”到“初级学徒”的转变,现在,他已经跟着老师,到新龙县一边学习一边画画赚钱,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出师“自立门户”了。

  

马铃薯基地有了收成,在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的积极联系下,这些正宗的高原马铃薯跟龙泉的农业公司牵上了线,去年一年就销售了8万多斤,盈利达到11万元。听拖坝四村“第一书记”任轶杰说,再过不久,合作社就要进行第一次分红,每户家庭能分到1000多元,已经在去年脱贫的巴登则玛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我这把年纪,终于可以享享福了。”

  

一座自来水厂的“脱贫使命”

  

顺着拉西河溯源而上几公里,就能找到拖坝四村乃至整个拖坝乡饮用水的源泉。雪山水冲破山石的阻挡,一路直下,进入乡民们的锅碗中、茶壶里,成为他们多年来的“自来水”。

  

“饮水安全很没有保障。”即使是在拖坝乡生活了多年,早已习惯,但仍有部分村民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从山顶流下的雪山水有着清澈的表象,不过,水的密度大,矿物质成分高,沿途流经环境差,水中经常混入牛粪等杂物,很不干净,也导致了拖坝乡过去一度成为包虫病的“重灾区”。

  

一项安全的饮水工程,不仅能让拖坝乡的居民们生活更加方便,也能为他们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更能为贫困户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于是,一座承担着精准扶贫“使命”的自来水厂应运而生。2016年,由龙泉驿区投入1000万元援建的,日处理700吨的拖坝乡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正式启动。4月,工程正式开工,分为两期建设。饮水工程将覆盖拖坝乡9个村,受益人口超过4000人,在高原藏区以乡为单元建设自来水厂实属首例。

  

来自龙泉驿区的一群扶贫干部,如挂任甘孜县发改局副局长、拖坝乡党委副书记的马拥攀等人,全程督导工程建设,几乎每个月都会到建设现场实地查看几次。按照标准,如期完成,让老百姓尽快喝上放心水,成为了这群外来的“当地干部”们最大的牵挂。2016年底,一期取水枢纽、水厂、全乡12个村主管网建设正式完工,今年春,395户自来水入户水网建设已经完工。

  

“这个项目建成后,将移交给拖坝乡政府,它不仅要解决拖坝乡全部人口和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还将辐射周边乡镇,并作为甘孜县城的第二水源使用。”马拥攀介绍,再过不久,放心的自来水就将流入千百人家。

  

自来水厂完全建成投用后,由谁来负责维护管理?当地政府早已形成共识,届时,将需要15名左右的专职人员负责,而这些工作岗位,将作为公益性岗位,提供给拖坝四村等就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超过10户贫困户脱贫。

  

一个活动阵地的“文化梦想”

  

64岁的多吉伍须在拖坝四村当村干部已经有18年,当村支书也有6年了,这个受到村民尊敬的老支书,心里一直有两个最大的愿望:第一个是还没脱贫的贫困户能尽快致富,第二个就是希望村里有一个好的活动阵地,能让村民集中学习,提升致富技能。

  

“有了活动阵地,就有了开展党团活动的地方,举办农民夜校的地方,放书本、装知识的地方。”多吉伍须的想法很朴实,一个好的党团活动室,就是一个固定的文化进修班、技能进修班、致富进修班。不过,对于这个贫困村而言,建活动室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多吉伍须的心愿,也是众多村民的心愿。2016年,在走访中,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了解到拖坝四村缺少活动阵地的现状,决定帮助村民实施活动室建设。很快,龙泉拨付的65万元援建资金到位了,加上其他自筹资金,拖坝四村党团活动室工程在7月正式启动。经过5个月的施工建设,一座占地0.49亩的崭新二层小楼出现在村子里,国旗杆竖在了平整的院坝中,一面鲜艳的国旗迎风猎猎招展。

  

党团活动室的一楼,是一间面积超过100平米的学习室,宽敞的空间,整齐的桌椅,构成了一个绝佳的“教室”。“活动室建成以来,我们已经举办了好几场集中学习培训,村民可以在这里学农业技术,听知识讲座。”多吉伍须介绍,不管是支部会议、党员会议还是群众活动,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场地。

  

二楼是一间农家书屋,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放了几百本书籍,既有人文社科类图书,也有不少农业技术类专业书,有汉语书,也有藏文书。多吉伍须拿出一册借书簿,上面已经列了好几页借阅人的信息:“只要村民想看,登个记就可以借回家。”书屋中,也有电脑、数字电视,可以供村民学习。

  

在活动室外新建的篮球场上,16岁的泽仁多吉正跟小伙伴打着篮球,看到多吉伍须,他咧嘴一笑:“现在可以在村里打篮球了,总是有点手痒,天天都想打一打,练好了身体,不管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更有保障啊。”(文/黄应良 刘锟 特别鸣谢: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委藏区办)






责 编丨潇潇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怎么避免孩子遇到渣老师坏保姆?
  • 为健康和安全,请与宠物保持安全距离
  • 不是武则天,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是谁?
  • 每日书荐:这8本书,让你读懂8种孤独
  • 情满四合院:郝蕾演绎别样的苦命女人
  • “爱最大的克星,我想应该是距离”
  • 它与五台山齐名,曾被清顺治帝赐名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