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13日09:16 北京时间

分享

糟糕的是,“囚徒困境”正像一场可怕的瘟疫,如同病毒一般疯狂席卷着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早些年,《哈佛商业评论》就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职场囚徒”。

所谓“职场囚徒”,是指以下人群:

他们既不会正面宣传公司形象,又不会努力工作,而且还打定主意继续留在公司,这些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敬业者——他们非但不去努力工作,而且也不去另谋高就,既缺乏进步的动力,也没有离开的勇气。

糟糕的是,“囚徒困境”正像一场可怕的瘟疫,如同病毒一般疯狂席卷着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

这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大学》曾严肃地指出:“每年都有进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大军走入职场,而这些年轻人,刚毕业就荒废!”

囚徒思维的典型体现就是:我必须找到职业主线,否则我就不努力。

A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年纪轻轻的她并不清楚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A找到了我。

在咨询的开始,A就一直和我强调这么一个观点:“我必须要找到一条职业主线,否则我不会轻易开始!”

我不禁为A的想法捏了把冷汗。

这个观点的背后,是一种对自我概念的深刻误会与执着。

我深知,A的观点代表了当下很多人的集体性迷局,那就是所谓“我到底应该做什么?”这类问题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是的,不论是当下影视作品还是很多鸡汤文套路,它们都特别尊崇一个观点,所谓“先找到自我,再找到适合的工作”。

果真?

这里面就有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那就是,什么是“自我”?

曾经有这么一位复旦大学法语系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不想做只能复述别人语意的传话筒,毅然违背了老师的期待放弃了专职法语翻译的职业生涯,进入了一家代工奢侈品牌的法资企业。

任职十个月涨了三次薪,成为了老板的得力助手和私人密友。

就是这位姑娘,后来参加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成为一位特立独行极具时尚感和个性的创作型歌手,她是尚雯婕。

对比时下很多成功人士聊自己时总是热衷于“找到热爱的方向坚持做下去”的简单粗暴的论调,很多人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和答案。

想要冲破“囚徒思维”,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这个“自我”的假象。

事实上,“自我”根本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是你的性格,甚至也不是你的喜恶和行为倾向,它更多地是指向一个地方,那就是“你所创造的一切”。

没错,你是你创造的一切,你是你所做的事情,除此,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

就好像我们谈及乔布斯时,我们会想起苹果以及他离经叛道的事迹和惊人的创造力,我们根本不会在意乔布斯到底是什么性格,这个人有着怎样的喜好,等等。

正是因为很多人被这种僵化的思维所限制,他们认为一定要找到方向才能努力,在没找到方向之前,他们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尝试,于是能力无从谈起,经验更是一纸空谈。

与其说他们在找工作,不如说试图找一份职业寄托,恨不得一朝选择一份职业,从此安稳到老高枕无忧。

而恰恰是这种思维,扼杀了人生的很多可能性!

去年上半年,我接到过这么一例咨询案例。

咨询者的起步很低,当时的他只有中专学历,因为家境贫困,他无法继续读书,但他一直想要学习,为了给自己攒够读书的学费,他从中专毕业之后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找到一家单位当保安,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能够包吃包住,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他的工资可以全部被攒下,就这样,他靠着三年的保安经历,为自己攒够了学费。

找我咨询的时候,这位小伙子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孤注一掷花费三年的积蓄去读书,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

事实上,经过咨询,我发现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只是这个梦想一直埋藏在他的心中,他怕说出来遭人耻笑。

我至今还记得他谈及梦想时言语间透露出的莫名兴奋,他说自己热爱足球,特别想从事和足球有关的工作,经过层层梳理,小伙子最终明确,自己完全可以努力做个足球解说员或者足球类媒体编辑。

没错,就是这样一位小伙子,在很多人看来他曾经的职业经历似乎是卑微而不堪的,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位敢于为自己梦想负责的人。

前不久这位小伙子给我们发来一段反馈,咨询之后的他通过努力考取了一所心仪的大学,而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体育编辑,或许在未来,也不排除开通自媒体、进行相关的赛事解说。

我明白,这样的人,未来是不会沦为“职场囚徒”的。

什么是“职场囚徒”?

被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难以向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激情和斗志被消磨殆尽,剩下的就是权力争斗和钻营。

对职业没有任何向往与追求,“差不多”、“混日子”、“求安稳”成了最核心的诉求。

他们已经全然忘了曾经意气风发义薄云天的自己,平时的谈资也很少涉及专业领域的交流,停留于八卦与无谓的吃喝玩乐中,对职业没有任何裨益。

不努力工作,对单位诸多不满,但依然期待能够继续混下去。

有人说,这样的“职场囚徒”,往往害人害己。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应届毕业生怀揣美好的愿景踏入职场,他的身边都是这种缺乏斗志张口闭口四处诉说“黑暗”与“不公”的人,如果这位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定力与目标,很容易被拖下水,沦为老气横秋的“职场囚徒”。

想要避免“职场囚徒”困境,你需要更新思维模式。

“自我”是个假象,它需要通过你的创造才能呈现出来。

如果你的内心潜藏着一些梦想,不要试图压抑它们,如果能够从事相关工作自然最好;如果迫于生计压力,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内心的梦想留些时间与空间,将它们养大。

就好像当年爱唱歌的尚雯婕并没有意识到,一场选秀节目会对她的命运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

命运很难说得清,它往往会在这些不经意的时刻给你安排一些机会。

这么看来,哪有什么找到职业主线再去努力一说呢?

努力是人生常态,你需要将它变成习惯。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恰恰是源于各种习惯的养成,人才会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坚持久了,努力则将失去就会变成吃饭喝水这般稀松平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的力量”。

比如,你不需要去想,早上起床从穿衣到洗脸等一系列活动就可以顺利进行,并且你从来不会感觉到累。

你相信吗?如果你可以做到长年累月坚持一件事,迟早有一天,就会有这样的机会来临,让你的命运发生转机。

任何时候,你都拥有选择权。

“囚徒思维”里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其实拥有选择权,把一些困境刻意放大,试图掩盖自己的责任。

比如,你对一家单位不满意,完全可以跳槽啊,谁也没有拦着你不让你跳是不是?

问题在于,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来,成天沉浸在“抱怨”与“唱衰”里,不仅无法给单位带来价值,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新进员工的发展。

事实上,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为何不想办法改善呢?如果真的无法改善,何不另辟蹊径,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或爱好呢?

毕竟,人生不是电视剧,根本不存在什么主线,但是谁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你今天走的一些看似偏门的路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主线,但关键问题在于,到那时,你还没有放弃,并且一直在做积累和努力。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关健斌:特朗普与普京为何总是相见难
  • 直播“特朗普访华”:感受“透明外交”
  • 中国几千年来最“美”的女人是谁?
  • 朱伟:莫言的幸运是遇到了他
  • 大话西游:赵艺用95后的方式定义紫霞
  • 如果你也正一个人在单身,孤单又迷茫
  • 澳大利亚,不输中国的美食国度(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