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15日18:35 中青在线

分享

右手拿着弹簧刀、校服已被血迹沾染的罗军回到教室,径直走到了同在1502班的鲍方女儿面前。对她说:“我把你爸爸给杀了。”



近日,湖南沅江某中学发生一起命案,高三学生罗军在与班主任鲍方产生冲突后,持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向对方,致其死亡。罗军刺向班主任老师鲍方的细节,不忍卒闻。


1

学校办公室里的血案


在很多沅江市第三中学的师生眼中,11月12日的那个下午和平常本没有什么不同。按照惯例,封闭式管理的沅江三中高三每个月会放2天月假,每周日下午3点50分到6点50分放3小时的周假。


下午4点左右,一名学生来到教室旁边的教师办公室时,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1502班主任鲍方。此时的鲍方倒在距离自己的办公桌约有一米远,双脚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头朝着门的方向。


学生急忙找到学校的老师王平求助,王平在震惊之余,和老师们立刻拨打120并向学校领导汇报,同时找人协助救助鲍方、安抚学生。


几乎同一时间,1502班的教室也乱了起来,右手拿着弹簧刀、校服已被血迹沾染的罗军回到教室,径直走到了同在1502班的鲍方女儿面前。


“我把你爸爸给杀了。”


罗军说完这句话,拿着刀又跑出了教室。


“同学们当时都很害怕,很震惊。”1502班学生李力说,当时留在教室的同学吓得不敢出去看,鲍方的女儿紧追着罗军跑了出去。


根据鲍方家属的说法,罗军再次返回了鲍方的办公室,刺了鲍方头部、脸部和背部。随后,罗军把弹簧刀扔在办公室,跑到走廊里试图跳楼,最终被多名同学拦下。


鲍方生前照片


赶到事发现场的王平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鲍方“趴在地上,浑身是血,地上也都是血”。家人说,根据法医事后的鉴定,鲍方一共挨了26刀。


王平事后在网上曾经描述当时的状态:“我不停地祈祷,几乎是咆哮着喊路上的学生让道,目送救护车出校门,一路狂奔。”


而在担架旁,穿着深蓝色校服的女孩是鲍方的女儿,她一边跟着跑一边喊:“爸爸没事,爸爸没事……”


在去往医院的路上,47岁的鲍方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视频来源:广州卫视


2

他是一名优等生


与以前发生的一些“弑师”案相比,弑师者大多属于成绩较差、调皮捣蛋、不愿服从老师管教而怀恨在心等情况。而这一次却有所不同。让很多人不敢相信的是,罗军并不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差生”,而是人们心中的“好学生”。


该中学是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即人们俗称的“省重点”,罗军所在的班级又是学校的“重点班”,是该校重点培养“清北班”之一,而罗军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好几次得过第一名。


学生李力回忆,罗军平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早上一般6点半起床,晚上10点结束晚自习回到宿舍。他有些偏科,英语不太好,就随身带一本单词书,有空就背背单词。


李力说,罗军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一般学生的零花钱是100元一周,而罗军每周只花20元钱,还包括早餐费,但他还会坚持买漫画。他平时很爱看小说改编的漫画,但是漫画的细节和内容,并不与他人讨论。


老师们都很喜欢他,班主任鲍方也对他关注有加,安排他坐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李力说,其实罗军家里在村镇开诊所,家庭条件相对来说还不错,但鲍方还是为他争取了助学金。


“他平时爱在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面前炫耀说自己又考高了多少分,但几乎不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流。”李力说。


多位学生回忆,事发前的一段时间,罗军在学习上有些懈怠,曾被对他寄予厚望的鲍方批评了他好几次。


在众人看来,让罗军起意动手的是下午临近放假时的作业。李力说,当时班主任鲍方让大家观看一部励志电影,并要求同学们写完观后感再放假。


罗军走出教室,和鲍方说他不想写。“他的声音不大,但态度不好,很多同学都能听见。”李力称,班主任那时明显有些生气地和罗军说:“不想写就转班。”鲍方说完这句话就回到了隔壁的办公室,之后罗军拿着弹簧刀也走进了这间办公室。


“抗拒作业”这一幕在罗军一位同班同学眼中似曾相识。


这名同学回忆,在高三的一次语文课上,罗军曾用刀在桌子上刻字,嘴里似乎在念着“杀”字。


“老师要求他默写,他不想默写,然后老师就回复他‘那只能抄书了’。”这名同学说,当时看见罗军拿出一把刀在桌子上刻起来了,“一边咬牙一边说‘杀’”。当王平再次在派出所见到罗军,问他为什么杀老师时,罗军仰起头,眼睛闪躲,没有回答。


罗军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是什么原因让这个16岁的少年将手中弹簧刀扎向自己的老师,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取证。


3

学生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据了解,这所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省重点中学,特点之一是“生源条件较差”,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学生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而在一个封闭式管理的环境内,如果压力长期得不到纾解,便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尽管如此,我并不想由这起“弑师”案引出对应试教育批评的陈词滥调,批评学校不人性的管理。虽然今天,高考成功并不再意味着人生的飞跃,进入大学之后,农村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能会更大,但高考仍然是他们改变命运轨迹的重要途径。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只能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学生也许苦不堪言,但他们只要不放弃高考,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学校的管理方式虽然严格,可是类似管理模式在很多高中学校不过是大同小异,沅江这所高中并不显得另类。


短时间内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让高三学生从此没有升学压力,都是不现实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学生,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处境上只会是更加不利。


我们能够做什么?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只能呼吁学校学会为学生减压,在帮助学生沿着现有路径实现大学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情绪释放服务,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希望这生命的代价,能够带来改变。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陈岚:复原江歌案底下的心理真相
  • 以后遇到电梯吸烟者劝还是不劝?
  • 商朝灭亡的真因,居然是因为青铜器?
  • 小说:我该如何停止毫无结果的自问
  • 东方快车谋杀案:功难抵过的老故事
  • 控制不住情绪的人,都是游荡的死神
  • 知识点!穿这种服装进景福宫免门票哟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