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20日17:50 看看新闻

分享

作为曾经的“上海画风”代表性人物,夏葆元和同属“上海画风”群中的钱逸敏近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夏葆元、钱逸敏师友具象油画作品展”。在很多业内同行看来,夏葆元和钱逸敏举办的这次展览,很有些反观时代的意味。


夏葆元毕业于上海美专油画系,与魏景山、陈逸飞被并称“上海油画三剑客”。夏葆元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西画部主任、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创作组负责人,之后移居美国纽约生活与深造。现在活跃在上海美术界的画家,很多人都是他直接或间接的学生。


2015年上海人美社出版了夏葆元于上世纪70年代的素描画稿全集。当时,已故画家陈逸飞曾对陈丹青说:“我们所有人的素描其实都是学夏葆元的”,这句话足以证明夏葆元在上海美术界的影响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夏葆元的素描几乎“红遍”海上。当时很多绘画作品对人物的刻画都有套路,完全是按照舞台上的效果来画生活中的人物。于是,许多人把夏葆元的绘画习作、素描、速写翻拍作为教材,夏葆元的名字也在文艺青年中广为流传。这种带有上海滩小资情调的画风深受当时在上海警备区当美术创作文艺兵的钱逸敏的酷爱,于是二人结下了一段师友之情。


钱逸敏回忆,当时夏葆元先生的画作已在全国影响深远,自己经常在周末骑自行车去夏葆元先生家中请教。“这次画展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和夏葆元先生的师友之情;也是表示自己在90年代初踏上动漫行业,从事漫画行业20多年却不曾放弃对绘画事业的热忱。”对钱逸敏来说,这次展览也是自己对油画艺术的一种回归。


作为曾经的“上海画风”代表性人物,夏葆元和钱逸敏举办的这次展览,很有些反观时代的意味。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肖谷认为,若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考量其现象学上的意义,则更加有意味深长的意义。


夏葆元70年代的作品造型趣味有着独具灵动与鲜活的方式,似是而非的中间灰色调和荷尔蒙驱动下的感性线条使写生(素描)作品在那个时代有了别样的面貌。而其基因中自带的都市小资情愫又使这种趣味散发着自在的满足,甚至多少还带着“炫技”的自豪,这种自豪与当时上海人文方式是相一致的。 “当时那年代“炫技画风”是一种偶发的艺术现象,有地域限制的‘时代之风’,是‘聪明人’细品‘正宗艺术’之味后所谓的‘严谨’,是上海人讲究‘精致’的回眸一笑,是实现‘光鲜’面子的另类呈现。”肖谷认为,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的“上海画风”,呈现出造型方法上的仪式感。


在艺术道路上,两位画家在油画创作方面,又独自行成了自己的风格。夏葆元的油画继续沿着这种海派特性发展,讲究情调,讲究韵味。在他的画里人们可以看出艺术家的那一股“灵气”和上海人那种独有的情怀。




钱逸敏的油画在画风上多了几分凝重和深沉,他注重对光的运用和展示,讲究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他的油画中人们可以看出画家对物体和光的的那种追求和表现。



作为一位有成就的写实主义画家,夏葆元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卑微地遁身于“老派”的绘画形式之中,这一代的使命尚未完成,时代和历史将不会苟求于我们。上海是多元化的城市,上海的文化艺术也是在多元化的框架内,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海派文化风格。在“夏葆元、钱逸敏师友具像油画展”中,可以看到这种海派文化风格的结构和组合,这种文化艺术的结构组合,也给这座城市铺垫下深厚的美学底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实习编辑:佳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不是打了卡介苗吗?怎么还会得结核病
  • 维密秀:一场中年油腻男的集体性幻想
  • 一位留学生眼中的太平天国:血流成渠
  • 世界上译本最多的50本书,你了解吗?
  • 王晶的《降魔传》其实拍情色片更好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想结婚?
  • 17年全球秋季最佳旅行地,竟然是这儿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