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评:多沟通,社会争议才会减少
今年入冬以来,中国各地发生多起有关政府部门开展环境及安全治理,而舆论不领情,反而表达强烈不满的情况。互联网上聚集的大量情绪增加了有关政府部门推进工作的难度,同时还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这已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认真分析几个相继发生的案例,不难发现,各地政府部门推进相关事项的意愿都是好的,都是为了维护辖区大多数公众的某项长期利益,解决某个老大难问题,促进某项环境或安全指标的明显升级,等等。所有争议中几乎都未出现针对腐败或者地方政府谋私的质疑,这与几年前一有争议先怀疑存在腐败,有了很大区别。
在最近几起事件中,舆论的不满差不多都是认为官方没有事先征求公众的意见,抱怨推动事情的方式简单粗暴。对官方以牺牲部分人利益、导致那些人陷入困境来实现一项公共新规划的做法,不少人也有看法,担心哪一天自己会成为另一计划的牺牲对象。
看来解决这些争议,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是根本途径。我们有一种感觉,一段时间以来,各地政府部门在推进一项重要工作之前听取公众意见的情况似乎少了。比如,各类听证会明显少了,把一些计划放到互联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也少了。如果这是一个真实的趋势,那么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纠正。
多与群众沟通,多了解公众的真实想法,在每一项重要工作开展之前做好宣传,促进相对共识的达成,这是各地政府部门在互联网时代搞好工作的关键所在。
诚然,公众的意见总是人多嘴杂,有时少数意见经互联网放大也会成为开展工作的重大阻碍。因此一些地方的政府有时会愿意选择把事情推动起来再说,并视此为一种担当。一些官员还会认为,目前互联网的可控性增加了,舆论的反弹大概不会像过去那样严重了。
但实际情况显示,听取群众意见这一关,无论如何绕不过。在立项早期不经历它,项目推行之后会以让政府更困难的方式补上。或许可以说,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可控,但真正的舆论是不可控的。只要一种民意存在,它就会像空气一样通过每一个缝隙扩散,用鼻子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这是需要有真实作为的时代,很多官员相信,结果比过程重要得多。的确,过去不少地方有过官员强行推动某项规划,虽一时遭到非议,但最终得到民众欢迎和赞扬的例子。
然而这不是一个万能的公式。相反,中国这些年的综合发展带来了人们对权益的更多追求。我们不难发现,在基层,人们围绕自己利益表达意见时比几年前更坚决了,争取权利也更积极。这种时候如果地方政府陷入与部分公众的分歧,给工作造成的麻烦有可能更多。
地方政府恐怕要认真搞清楚一个问题:工作的结果可能不是唯一重要的,工作的过程让民众多感受一些被尊重,更加契合民主与法治的要求,同样是为公众服务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公众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包含了这些内容。由父母官包揽一切,过程不怎么商量,最后端出一个官方认为的“好的结果”,这不是今天人们想要的。
理顺这一切需要接下来的不断磨合。今天的官员们大多数都作风端正,想把工作做好,出成绩,往往是推动一项艰巨工作的核心考虑。我们认为这当中是存在巨大沟通空间的。沟通意味着更多工作成本,但也能避免或减少突如其来的被动,保持工作的整体主动。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题中之义。
责任编辑:初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