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多,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一张宣纸的诞生竟如此漫长

历时一年多,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一张宣纸的诞生竟如此漫长
2017年12月15日 07:05 光明网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


宣纸制作技艺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光明网、咪咕文化联合主办的“致•非遗 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带你走近宣纸的故乡宣城,了解宣纸制作技艺。


 【宣纸的历史】



民间传说,

东汉安帝建光元年,

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

他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

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

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

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

树皮腐烂变白,

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

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

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

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

“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

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

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

田地稀少,无法耕种,

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

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

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

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


 

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

就是宣纸中的珍品,

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宣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

洁白稠密、纹理纯净、

搓折无损、润墨性强,

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

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

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

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

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生宣,熟宣和半熟宣】 


 

按加工方法分类,

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

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

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

写意山水多用它。

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硬,吸水能力弱,

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

因此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

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半熟宣则是从生宣加工而成,

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

 

【一张宣纸的诞生】

 

(筛选材料)


宣纸的生产中心是泾县,

它生产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



生产一张传统优质宣纸,

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一到两年的时间,

皮料制造过程分五个阶段四十三道工序,

草料制造过程分四个阶段三十七道工序。


(捞纸)

配料过程分四道工序,

制纸过程分六道工序,

最后再整理包装成品,

历经十八道工序和一百多道不同的操作过程而制成。 

 

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

蒸煮、洗净、漂白、打浆、

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

一百多道操作过程,

历时一年多,

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 


【传承】


2006年5月20日,

宣纸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

邢春荣成为国家级宣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邢春荣, 19岁进入泾县宣纸厂。

其晒制的宣纸于

1979年、1984年、1989年

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

研制的千禧宣,

于2000年作为最大的手工纸

登录吉尼斯世界纪录。

宣纸传统制作的工序多达一百多道,

鲜有人能洞悉全貌,

而邢春荣是极少数熟悉宣纸制造工艺各道程序中的一位。

 


邢春荣说:

“宣纸制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工序,

能熟练掌握一、两门已经很了不起。”

 

宣纸传承的途径只有一个———“言传身教”。

每道工序由师傅一边讲一边在一旁手把手纠正,

用肢体接触让你体会每个动作的

轻重、幅度、节奏等。

 

而那一幅幅图画,

一章章文字,

皆凭宣纸而光耀千秋。


宣纸工序造纸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