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邓清明,我国唯一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现役首批航天员

邓清明,我国唯一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现役首批航天员
2018年01月22日 12:06 解放军报


冬至,天气冷而晴朗。航天城院内,枝头叶已落七八。

“我来!”裹挟寒气前来的中年人,按手纹,替记者开了门。

修长,笔挺,一身深蓝色航天员制式大衣。他的人,与名字,都不曾被人熟知。

“我叫邓清明,是中国首批航天员。”在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8人梦圆太空,5人已卸甲离队。而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2006年12月11日,邓清明进行肺功能检测。

01

【离乡】我能吃苦


2016年11月9日,景海鹏在天宫二号飞行期间进行太空跑台试验。 陈冬摄

18岁那年参军,是邓清明第二次来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小县城。会鸣笛,会冒烟,会带着他一路向北的绿皮火车,他从未见过。

在那之前,邓清明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邻乡,他在那读的高中。13公里的上学路,每每得走两三个小时。书包里,背着母亲自己做的干粮与咸菜。高中第二年,父亲卖了粮食,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嘱咐他,好好学习。邓清明高兴坏了,上学的路,骑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了。

偶尔,会路过一处荒废的战斗遗址。小时候砍柴,邓清明经常来这片。杂草丛生的泥土里,仔细看会发现零星散落的弹壳,还有残破斑驳的半个弹夹。邓清明有些兴奋,这些都是真的,和他爱看的红军电影里的一模一样。可那时候,他从未奢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当兵。

真正离开家乡的那一天,邓清明记不太清了。“有一种飘忽的、做梦的感觉,还有就是兴奋。”记得的,只是邻里来送别,父亲高兴地招呼大家,他的余光里,母亲偷偷抹了一把眼泪。村里的一位老党员,一直坐在他身边,静静地看着他,高兴地看着他。

“我是30多年的老兵了。”当了十几年的飞行员后,1997年年底,邓清明离开空军部队,被挑选入航天员队伍。天空与太空,一字之差,对人的要求,却是脱胎换骨。从头来过,训练与学习,成了邓清明生活的全部。

“怎么苦怎么训!”航天员的训练,需要突破人的一个又一个极限。有时候,等到他从训练室出来,外面的天都黑了。“身体僵硬,手会一直抖。”想去吃个饭,夹起的菜,抖着抖着就掉在了地上。

再过一个多月,邓清明就52岁了。而高速旋转的离心机训练,连续7天保持负6度卧姿的头低位卧床训练,低压缺氧、模拟失重等训练……他说,自己依旧不成问题。

“这么些年,就是这样过来的。”邓清明笑了笑,“我们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能吃苦的。”

02

【擦肩】海鹏,祝贺你

1998年1月5日,第一批航天员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举行宣誓仪式。 朱九通摄

离梦想最近的那三次,邓清明的心跳一次比一次加快。

神九、神十、神十一飞行任务,邓清明三次进入备份乘组。后两次,宣布备份命令后,他待在发射场,目送着战友,直上九天。

2016年10月17日清晨,初冬的酒泉有些清冷,有点风,广播里传出零号指挥员清晰的口令声。7时30分28秒,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

邓清明站在问天阁旁的小楼顶上,盯着火箭拔地而起,光芒四射。耀眼的白色尾焰徐徐上升,耳边巨大的轰鸣声让他有片刻的失神,攥紧的拳头松开了些,有些出汗。天空很快就一无所有了。

就在前一天,4位待命的航天员接到命令,任务由景海鹏和陈冬执行。这是邓清明第三次接到备份通知。他深吸了一口气,面色未改。然后侧转过身,给了景海鹏一个拥抱。

大厅里一片寂静,整整两分钟,似乎听不见了呼吸的声音。像是要把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部揉进身旁战友的身体里,然后他说:“海鹏,祝贺你。”“谢谢你,兄弟。”景海鹏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是我,离梦想最最近的一次了。”从受领任务,到任务结束的三年里,邓清明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

在神十一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试验中,他和陈冬住进了狭小的、二十多平米的密闭舱内,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灯一直开着,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不能出去,不能洗澡,只能吃航天食品,只能与陈冬两两相对。

“有一天晚上,耳塞掉了,我醒了。”在持续的轰鸣声中,邓清明愣了一会,有一点不知今夕是何夕的茫然。他下床捡起耳塞,继续睡了过去。

33天里,邓清明与陈冬完成了大量的验证试验。出舱的那一天,已经是6月了。他眯着眼,看到院子里,叶儿都绿了起来。他想好好地泡个澡,然后吃上两大块西瓜。


03

【告别】都是咱本分

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邓满琪与父亲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合影。李大琪 摄

5位战友离开的那一天,天色很好。

和20年前,他们笑着,一起走进航天城的那天一样,天空湛蓝,阳光和煦。李庆龙、吴杰、陈全、潘占春、赵传东,邓清明念出他们的名字,声音沉缓。

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年前,宣誓的主席台旁,竖着一面很大的国旗。“太激动了,誓词是跟着领誓员一句一句读的。”邓清明说,年轻的时候,他的记忆力尤其好,很多文章看一遍就能记下来。可那一刻,他满脑子就是“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这一句话,满脸都通红。

2014年,5位战友的停航停训仪式后,陈全拥抱了一下邓清明。他们曾一起,做过神九、神十飞行任务的备份。然后他看着邓清明的眼睛说:“不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咱航天员的本份。老邓,努力,别放弃!”

邓清明说,这辈子,他忘不了这句话。可这些年,目送着战友们一次次飞天成功,一次次载誉归来,他有时也会忍不住问自己:“航天员是我的职业,如果没有机会执行任务,那不是我的失职吗?”

不停地追问,却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犹豫、彷徨和懈怠,每一次任务过后,他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抛开过去,放空自己,朝向未来。

在航天员这个队伍中,漫长的积淀与等待,似乎成了一门必修课。刘旺用14年换来了“太空穿针”交会对接,张晓光用15年换来了太空15天……星河浩渺,追逐之路漫长而艰辛,而更多的人,穷极一生,也不曾抵达。

04

【等待】想飞的欲望

2017年8月17日,邓清明等航天员在烟台进行海上救生训练。朱九通 摄

满颜虹买了一束花,然后从衣柜里翻出了那件许久未穿的红色大衣。傍晚的时候,她要去机场接邓清明回家。

神十一发射成功后,邓清明当天便赶回了北京。“我准备了三年,多熟悉呀!”他需要很快投入地面支持工作:“航天员上天了,我的备份没有结束。任务完成了,他们回家了,我的任务才算结束。”

北京西郊机场,出站口,邓清明一抬眼就看到了妻子。

每次接丈夫回家,满颜虹都要穿上这身打眼儿的红衣。她手捧着鲜花,像等待着英雄的归来。

邓清明觉得那红色有点刺眼,有点让他歉疚。十几年来,一次次准备,一次次落选,生命中最宝贵的那些年华,似乎都献给了漫长的等待。他等待着出征,她等待着归来。

而还有一个人,却等不来他的喜报了。刚加入航天员大队时,母亲来北京看望邓清明,高兴地说:“你当上飞行员,我的第一个心愿实现了,接下来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你能飞到太空去。”50而知天命,母亲也已带着永久的遗憾走了,而邓清明说,他还是有着和20年前一样,想飞的欲望!他的命,他的一生,都为了这遥远的太空而来。

桌上的三杯庆功酒也已经等了很久了,邓满琪坐在桌旁发呆。毕业后,子承父业,她也成为了一名航天人。父女俩虽然都在航天城,但一家人,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了。

等会见了面要先说点什么呢?她翻出了那篇写给父亲50岁生日的文章来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与您并肩奋斗的日子让我迷恋。”这些年,她敬佩着,又心疼着。

她想,父亲回来时,还是先给他一个拥抱吧……

后记

20年,7305天,175320个小时,做一件事; 68个日夜,4600余万公里,绕地1069圈,寻一个梦。

这梦太远,远在九天银河之外;这梦又很近,近在邓清明上下求索的日日夜夜。

在建设航天强国的探索路上,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还有着无数个“邓清明”,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虽未请缨披甲,已是鞠躬尽瘁。他们怀揣星辰大海,托举着龙的轨迹直上浩瀚苍穹。

他们,仍在路上。

作者 | 杨宸琇、陈欣、李琳、谢芳

来源 | 央广军事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审:王士彬

责任编辑:徐小龙   曾礼明    

责任编辑:霍宇昂

备份张晓光飞控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