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正月初二|年俗的变与不变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二,这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在传统的春节习俗里,几乎每一天,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这一天也不例外。

 

这一天,最为人所知的传统年俗,要说是“回娘家”了。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以及儿女回娘家拜年,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而且礼品的数量以双数为宜。女婿也要精心准备,回娘家拜年,在娘家人的面前,也算是一回年终考核呢,娘家人会“难为”女婿,图个热闹场面,在这背后,体现的还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家庭家族观念,一家人也会选择在这一天拍一张全家福。

 

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是在大年初二回娘家呢?

过去的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而已婚的女儿被认为是嫁出去的“外人”;所以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在这之后,老祖宗回去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这是旧社会迷信观念以及女性社会地位较低的反映。

 

时过境迁,这样的“理由”早已站不住脚,但由此而来的年俗却已经形成并长久地保存下来。当然,新的时代新的话语环境下,什么时候回娘家早已不是一个只有唯一解的问题,小两口回去男方家还是女方家过年,需要花一番心思了。

 

初二以及之后的几天里,很多人会选择出门拜会亲友。

 

北方在正月初二,家家户户还要“祭财神”。

尤其是商户们,对此颇为重视,准备羊肉、雄鸡、活鲤鱼、年糕、馒头等供品供奉财神,去财神庙烧香,取元宝。所供奉的财神以赵公明居多,以求新的一年里财运得到庇佑,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

 

由此,更有“正月初二,早吃馄饨拜财神”的说法,要早起,煮馄饨吃,又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故称为“元宝汤”。

 

说到吃,民间还有初一饺子初二面的说法。初二要吃面条,其中更有讲究: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煮熟之后,要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又如广东人要吃上一顿丰盛的“开年饭”,吃发糕;云南凤羽人要吃饵块,各有各的讲究。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其实年俗也是这样,谚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前面提到的“回娘家”、“迎财神”是最为人所知的初二年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各种各样数不尽的风土人情,年俗不尽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天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续写族谱;

很多地方“迎财神”被安排在初五;

有的地方如山东潍坊,在初二就会迎来“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

客家人有在这一天放新丁炮、喝新丁酒的传统习俗,村子里当年生下男孩的家庭会集资购买鞭炮,一起在祠堂鸣放。

在福建福安,这一天不串门拜年,各家各户不燃放鞭炮,不点香火,不奏礼乐,商家关门歇业。据说这一年俗来自于明末倭寇侵扰沿海地区的历史。

 

了解这许多的年俗,除了亲身去体验一番,我们还可以从过去的文字中去体会不同的年味。

丰子恺 《过年》 节选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的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正月初四,晚上接财神。别的事情排场大小不定,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概他们想:敬神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老舍 《北京的春节》 节选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沈从文 《忆湘西过年》 节选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 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我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 精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照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做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

冰心 《漫谈过年》 节选

那时代的风俗,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禁止屠宰的。因此,母亲在过年前,就买些肘子、猪蹄、鸡、鸭之类煮好,用酱油、红糟和许多佐料,腌起来塞在大坛子里,还磨好多糯米水粉,做红白年糕。这些十分好吃的东西,我们都一直吃到元宵节!

 

既不会演奏,又不敢放炮的我,这一天最关心的就是附近几个村落“耍花会”的到来了。这些“花会”都是村里人办的,有跑旱船的,有扮“王大娘锔大缸”的,扮女人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擦粉描,很标致的!锣鼓前导,后面跟着许多小孩子,闹闹嚷嚷的。

这些不尽相同的年俗,都有着秩序井然的仪式感,从小年到元宵节,祭灶、扫尘、贴春联、年夜饭、放鞭炮、煮饺子……过年的氛围,也就由此弥漫开来。但年俗也并不是那么“森严”,它是鲜活的,是可亲的,也在随着地域的不同和时代的变迁发生着改变。今天我们很多人说,年味淡了,可能是新衣服和丰盛的饭菜不再是过年的专属标签,可能是过去的一些讲究渐渐少有人提起,甚至是以前一起过年的旧居、家人也已经不再,连鞭炮都放得少了。大概就是对过去年俗的一种怀念。

 

但其实年俗这样的仪式,是一直在变的,春晚走过了30多年,从曾经的新年俗也已经成为了旧年俗,连拜年的群发短信都少了,我们忙着收发红包、收集五福,甚至包括放假回家被爸妈吐槽“就知道玩手机”,但我们通过这样那样的形式,所寻求的东西仍然不变,那就是一份过年的心境与情绪,这是一年中最特殊的一个节点;是抛去顾忌,回归家庭的难得机会;是对家人亲友情感的一次表达;是一年来对自己和家庭的一次犒劳;是一次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这份朴素的情感,大概就像陈忠实在《陕西的年味》里描述的:我在母亲揭开锅盖端出第一屉热气蒸腾的包子时,根本顾不上品评包子成色的黑白,抢了一个,烫得两手倒换着跑出灶房,站到院子里就狼吞虎咽起来,过年真好!天天过年最好。

 

 

编辑:杨森

过年家庭饺子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