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国务院扶贫办: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比4年降到7.93%

国务院扶贫办: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比4年降到7.93%
2018年03月05日 22:09 澎湃新闻

  原标题:扶贫违纪违规明显减少,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比四年下降近八成

  贫和贪,笔画相等,字形相似,意义相去甚远。在消除绝对贫困、进军全面小康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尽管仍不时出现胆敢向扶贫“奶酪”伸黑手的贪官,也不时爆出拍“苍蝇”的新闻,但总体而言,涉贪事件正呈显著减少之态。

  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了解到,在扶贫资源越来越丰富的前提下,审计查出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36.3%下降到2017年的7.93%。其中,严重违纪违规问题金额占抽查资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15.7%下降到2017年的1.13%,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这得益于扶贫对社会正能量的激发,也归因于各方力量对扶贫资金的严格监督。

  反腐高压态势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今年1月底,中央纪委再度公开曝光8起扶贫案例,河北省隆化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金柱在扶贫项目上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从中收受财物,辽宁省康平县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党委原书记杨宇新套取扶贫资金等问题,被公开曝光并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这一新年之初的曝光,向警钟振聋发聩,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再次形成了对扶贫过街老鼠的举国喊打之势。

  记者注意到,在这次公布的8起案例中,扶贫干部2人,涉农单位干部两人,乡镇党委书记2人,村干部2人。其中,乡村两级干部占比一半。

  扶贫款,是脱贫攻坚的“保障钱”,也是贫困村民的“保命钱”,是扶贫的“高压线”。5年前的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踏雪太行,深入河北省阜平县的特困村——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真贫”。“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总书记的“愤怒”,直指扶贫款项的使用乱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要紧盯脱贫民生领域,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决定性进展,以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300万的速度稳步推进,将党对贫困群众的关怀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反腐的高压态势发挥了显著的保驾护航作用。

  在持续高压的反腐态势下,敢在扶贫这块大蛋糕上动手脚的贪腐者愈来愈少。记得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曾私下说过,较之前些年,现在基层干部有雁过拔毛想法的明显少多了。追问原因,他说:“一个是从上到下反腐力度的加大,这是外力;一个是不好意思,这是内力。”他说,“全社会都在扶贫济困,都在做奉献,作为基层干部,哪好意思再雁过拔毛?”由此可见,扶贫,不仅扶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之志,还扶了干部的廉洁之志。

  扶贫中的涉贪现象成因复杂

  毋庸讳言,即使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仍不时出现扶贫中的涉贪现象。究其原因,恐因还未能处理好以下几个矛盾有关。

  首先,是显著增加的扶贫资源与基层干部廉洁自律之间的矛盾。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中央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379亿元增加到861亿元,年均增长22.7%。为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国务院扶贫办不断推进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到县比例从2014年的70%提高到2016年的95%。这就意味着基层有了更多的资金使用自主权。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扶贫系统还积极开展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2016年整合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2340亿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

  凡事总有两面性。扶贫专项资金增多了,又直接下放到县,还能整合涉农资金,这些举措在极大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使数千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也被个别基层的苍蝇们暗暗盯上。尽管反腐利剑高悬,但这些苍蝇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动起了歪脑筋,伸出了黑手,铸成了大错。由此可见,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也是对基层干部廉洁自律能力的考验。经受住考验,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就能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功臣。无法经受住考验,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次,是工作的快速推进与监管不能及时跟上之间的矛盾。十八大以来,尽管扶贫部门在健全制度体系、开展建档立卡、强化驻村帮扶、实施“五个一批”、聚焦重点区域、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贫困退出方面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能力显著提升、贫困地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的成绩,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一系列问题,使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但在工作的快速推进中,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监管的部分真空,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扎紧制度笼子。

  精准扶贫,是在最薄弱的地区做最精准的事情,难度不可谓不大。1月5日,国新办就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发布会上坦言:“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落实不到位不精准的问题,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问题,还存在盲目提高或者降低标准的问题,还存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甚至贪污浪费的问题。”

  在工作推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脱贫攻坚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必将最大程度地抵达目标。

  用一年时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扶贫系统努力把脱贫攻坚做成阳光工程,走好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从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到畅通网络、微信平台、电话等各种监督渠道,再到审计、纪委工作的介入,乃至让媒体暗访助力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从贫困识别的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到给贫困户发放拨付扶贫资金的明白卡,再到村委会公示扶贫资金使用的明白账……一系列阳光工程,让扶贫的阳光照亮了群众的心窝。山东等地还探索出督查常态化、审计全过程的路子,出台了《脱贫攻坚审计监督试行办法》,主动将审计监督请进“家门”,提高审计频次,实现全过程、全时段、无缝隙审计监督。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2017年底,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用1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解决扶贫领域作风突出问题。其中指出,在解决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这一问题上,将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不严,导致贪污浪费、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失职渎职,导致扶贫资金闲置滞留或造成损失;对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支持不坚决,甚至软抵制;未按规定执行扶贫资金公开和公示公告制度,群众和社会不知晓,难以有效监督。

  在公开曝光8起扶贫案例时,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今后三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有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的,将坚决追究责任。

  让贫困人口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脱贫攻坚期的剩余几年里,扶贫的“阳光雨露”将真正成为助弱济困的明白工程、放心工程、暖心工程。(中国扶贫杂志王晓霞)

  来源: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张玉

反腐扶贫脱贫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