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李敖,他带着他的“嬉笑怒骂”走了......

李敖,他带着他的“嬉笑怒骂”走了......
2018年03月19日 12:05 深圳商报

 

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龙应台《目送》

问学孜孜,玩世醒世真文人;求仁汲汲,立身卓尔实风流。3月18日上午,中国台湾作家、评论家李敖在台北“荣总”医院逝世,享年83岁。李敖多姿多彩的人生,可谓誉满天下,议满天下。喜欢李敖的人说他文笔犀利、自信高傲、侠肝义胆、有情有义,讨厌李敖的人则称他狂妄自大、“花花公子”、“伪善斗士”。无论如何,李敖从来留给世人的不仅有他的不羁言行,还有那些著作,以及不断衍生的话题。

去年初,李敖被诊断出罹患脑瘤,为此他写了一封亲笔信,表达最后的心愿:“在这最后的时间里,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的目标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不但能说善道也善写”

李敖1935年生于哈尔滨,吉林省扶余县人,1937年迁到北京,1949年随父母到台湾,曾先后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就读。李敖人生经历澎湃,有坎坷,有苦难,有争议,有风流。李敖除研究、写作、教学外,还积极从事公开演讲、时事评论等,其主要著作包括《北京法源寺》、《传统下的独白》、《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李敖大全集》等。

李敖文笔自成一家,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曾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李敖不但能说善道,也善写。”“我的职业和屠户有点儿像,就是每天要杀许多猪。只是他用刀,我用笔而已。”李敖生平嬉笑怒骂,好与人论战,“我用玩世的喜感‘化’掉了一切,所以遇到不如意事,只是一笑或哈哈一笑。不如意事以外,我发为评论,评论中也考究玩世的喜感。”

尤要一提的是,李敖平素勤勉笔耕,博闻强记,著作等身,实有学问护身。他曾说:“读书不化那是书呆子,不算本领。在我四十岁的时候,香港的一个杂志发表文章说,李敖是四十岁中国人里面读书最多的人。虽然没有统计,我觉得他们说得也八九不离十,我真是读书最多的人。一般人读的书只要有我十分之一多,就变成了书呆子,可是我读了这么多的书,没有变成书呆子。读书的目的是懂得人情道理,读书多而不化,不如不读。”

许多读者难忘李敖的作品《北京法源寺》,这是李敖第一部史诗式长篇小说。该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在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有评论说,《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历朝各代史事人物为横剖,故事中的史实人物,都以历史考证作底子,其精确度,甚至远在历史教授之上。

李敖一生狂妄,树敌无数,毁誉交加,他曾说有的人可爱到可恶,有的人可恶到可爱,他自己恐怕两者皆是。“如果我不是李敖,我愿是李敖第二。”“我要是想佩服谁,就去照照镜子。” “我是绝不怕孤单寂寞的,长夜漫漫,任重道远,我简直找不到和我同道的人,只是独行踽踽地走向前程。”

“中国的文化是他的精神的归依”

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重要作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李敖就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五部书。2017年,他又将书写自己一生的大书《李敖自传》交付该社出版。据了解,《李敖自传》,也是李敖八十岁时写的自传。在痛闻李敖病逝的哀讯后,人民文学出版社18日向李敖家人亲友发去唁电,表达哀悼之情:“先生栖身孤岛,以支持祖国统一为本,以追求真理、特立独行名世,以勤奋著述立身,以杂文、政论、小说、学术等方面的成就享誉海内外。先生仙逝,带走了一个时代;失去先生,是中国文坛的重大损失!”

1989年,北京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作为第一人将李敖的著作《独白下的传统》引进中国大陆,此后两人工作与生活交集不断;2016年,李昕专门写下《李敖登陆记》一书讲述他与李敖交往的故事,重新勾画出一个被“狂狷”“争议”等词所遮蔽的李敖。李昕认为,虽然李敖看起来不是一个容易打交道的人,但双方了解后合作很容易。在他眼里,李敖非常大气通达。“无论从人格、思想、学问、才华和贡献这几个方面中哪个角度,李敖都是值得研究、值得立传的人物。国内文化界熟悉李敖思想和学术的学者作家不少,相信将来一定会有与李敖的成就和地位相称的研究著作和人物传记出版。”李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许多人眼中,李敖似乎永远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说的,“文人”是李敖在媒体中出现的角色定位,今天人们讨论的“知道分子”,李敖其实就是一个绝妙的典型。另一面,李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媒体的“偶像”,或者说是一个标准的明星。“他的言论都是有趣味的奇谈,他的想法都是异常单纯和鲜明的,其实也没有超过公众一般的见识的范围太远,他的不同流俗其实是正好和常识唱反调或者换一个说法讲常识,都容易让人理解,也没有背离我们所受的现代的教育。”

但无可否认,李敖的一些言论至今仍有振聋发聩之效,很多人曾经受他启蒙和影响,被誉为“不可复制的一代知识分子”。对此,张颐武对李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我觉得他的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一个具有强烈的中国情怀的文人。他作为经典的文人的作风和品味仍然是有力量的,也是超越了媒体的戏剧化的表现的。从传统的角度看,他是一个有侠气的‘狂士’,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气魄,有敢爱敢恨的率真。同时他又有一股绵绵的柔情,有一种‘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真性情。正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他的精神的归依,所以他总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观察世界。”

来源 读创APP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编辑 吴怡漪  刘志鹏(实习生)

李敖李昕文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