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央美“物外”当代艺术展:探讨物与自己、物与空间的关系

央美“物外”当代艺术展:探讨物与自己、物与空间的关系
2018年03月21日 08:14 澎湃新闻
3月1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主办的“CAI青年艺术家实验室”第二回展“物外”在北京开幕,接续2017年CIA系列第一届聚焦的“自我认知”,本次展览以“万物”为主题,发掘寻常之物的不寻常一面,共展出三位青年艺术家的近作五十余件,他们从不同的关注点和表现语言进入对“物”特别是“日常之物”产生的精神关切中。
展览现场
在 “物”的大主题下,艺术家们通过对抽象或具体之“物”的触摸,转换视角,将日常经验转换,探讨物与自己、物与物,乃至物与空间和世界的更为宽泛的关系。其中,米杰以一种平凡的视角,发掘日常之物非日常的气息,从中感受到某种隽永或哀伤。孙一钿通过对于所见的、留在印象中的物的或夸大或凝练的再现,探讨物给人的某种威慑感和隐藏在物外的意味;鄢来超则从材料的物质性出发,在意识与视觉空间之间寻找一种联系。
孙一钿,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油画系研究生,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类艺术展。孙一钿的作品常常穿有一件可爱、梦幻的外衣,看起来似乎温顺而无害,但是有时却是一种放大的、喷薄的欲望和威慑感。
孙一钿,《花的沼泽》,12x12cm, 综合材料, 2016
她的作品也关乎她在义乌的一次经历:“来到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我简直又掉进了我的另一个梦之地。这里五光十色,目不暇接。在这里容不得你思考,买塑料花,一整条道都是种类各异的塑料花,每个店面的四个各种彩色珠子,亮片,小时候发夹上的贴片,贴手机上的水钻,圣诞树上挂的,婚庆公司里摆的,我已经想像不到这里还能不卖什么。他们廉价地不名一文,所有的店铺都被他们所售的商品挤得喘不过气儿,他们被不停的复制复制复制,买卖买卖买卖,井喷式的生产,不顾一切地盈利。”
艺术家鄢来超此次的参展作品为《意识流》和《空间时间》。鄢来超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院新视觉语言表达绘画专业 ,现居意大利自由创作,他的作品参加过诸多艺术展,如其作品《对峙》《哪里,那里》参加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东方主题展览区;作品《错位》第十届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 ,2018年2月,他的作品 《心理时间》、《空间时间》 参加WA.RT总体艺术展。
鄢来超,《意识流》,丙烯 综合材料,40x70cm ,2018
《心理时间》《空间时间》系列作品是鄢来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所作的尝试,受到意大利本土极简主义、空间主义、贫穷艺术的艺术观的影响,他将几年前“用时间堆积空间”的物性实验重拾,他谈到:“我对欧洲当代艺术很向往,在一种自由和偏执的状态中,我每天会花7-9小时的时间拿着一支笔在纸上不停地点,看着每一个点的从生发,到相互成长,再到蔓延形成一些走向和符号,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愉悦。后来又把整桶的颜料倒在画布上,想画出9999个圆来,我也确实这样数了下去,不停的圈来圈去,越画越开心,也越画越狂妄起来。后来因为画太厚,花了一个多月才干,这幅画因为搬家几次被弄丢了,一直到现在还是会有种失落感。”
鄢来超说他认同艺术家封塔纳(Lucio Fontana)说的:我不是在画画,而是打开空间,为艺术开创一个新的维度,使艺术具备宇宙性,让它不断伸展到无穷,超越平淡的图像表面。“我也是力求让作品的空间和颜色都有它自身的伸展性,我甚至寄托于这些盒子可以装进一些意识流的东西。”鄢来超说。
米杰的近作从过去的叙事性表达中逐渐抽离出来,人物在画面中隐退或消失,随处可见的日常物什成为主角,这批断续的绘画是他琐碎生活的映射,展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焦虑与分割状态。
米杰,《末班车》, 纸本丙烯 ,38×45cm,2017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