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不出山西看埃及 感受不朽文明

不出山西看埃及 感受不朽文明
2018年04月14日 01:24 山西晚报
原标题:不出山西看埃及 感受不朽文明


木乃伊的人形棺材。


沙比提俑。

  提起埃及,你会想起什么?是烈日当头漫漫黄沙中雄伟的狮身人面像,还是蜿蜒流淌的尼罗河,或是电影里那聪慧的埃及艳后?4月14日,“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将在山西博物院开幕,144件套总计235件带着历史印记的古埃及文物,乘着飞机、坐着轮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同样古老的三晋大地,开启一场文明碰撞的神秘之旅。
  本次展览的埃及珍宝,是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内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时间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4世纪,跨度约2600年。不仅有“木乃伊家族”,包括人木乃伊,和猫、鱼等动物的木乃伊,代表着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用具,比如拜占庭时期的木梳、中王国时期的雪花石膏香料瓶等,还有象征往生世界的各种墓葬文物。
  在布展之际,本报记者提前探展,告诉你有哪些展品不能错过。

  木乃伊

  人木乃伊,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

  埃及总会给人非常神秘的感觉,这种印象很大程度缘于古埃及人对于死后世界的重视和想象。此次展览,就有两具木乃伊,距今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平躺在展柜中,安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材也被放在一旁,可以较全面地展现古埃及古老的丧葬习俗。
  “古埃及人相信,只有把身体做成木乃伊,他的灵魂才能继续存在。”省博工作人员介绍,木乃伊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他们发明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制作木乃伊的技术,要掏空人体的内脏,用特制的树脂或者香料填充,对尸体进行脱水处理70天,抹上特殊的精油,再裹上亚麻绷带,绷带内侧涂有古埃及人常用的树胶。最后,亲属将尸体放入定制的人形木棺,靠墙立放在墓室中,就像人依然站立一样。”听工作人员这么一介绍,制作木乃伊程序繁杂,势必是个劳民伤财的事,老百姓要想享受这种丧葬习俗,是不可能的。
  此次展示的一具木乃伊,是公元前1069年的“产物”,距今3000多年。同时期,我国正处于西周时代,当周人为自己打造奢华的墓室之际,古埃及人则想着灵魂的永生。之前提到的人形棺材,就是为了保全木乃伊的尸体不腐烂、变形。“木乃伊的身上都会有一层釉陶管做成的网,就像渔网一样,起到了保护作用。而这个人形棺材,是按照墓主人来定制的,棺盖上的人脸,也是根据墓主人的相貌特征来雕刻的,所以都是独一无二的棺材。如果木乃伊没有得以保存的话,人形棺材也是一个替身,象征着墓主人永生。”省博工作人员介绍。
  还有一件文物建议大家一定要看,那就是“木乃伊面具”。这个石膏打造的面具虽仅存有半个,但是面具上刻画的人物面相栩栩如生,眼睛里镶嵌有玻璃,炯炯有神,胡须根根分明。不过你肯定想不到,这个面具是利用“倒模”技术,用石膏在去世的人脸上塑形,最后脱模出来制作成的。

  动物木乃伊,有猫有鱼造型挺卡通

  你能想到吗,除了人木乃伊,动物也能做成木乃伊。在此次展览中,你能看到猫、鱼、朱鹭和鹰的木乃伊。这些动物木乃伊和人木乃伊如出一辙,都是被厚厚的亚麻绷带缠绕着,但是从造型上看,更卡通一点。
  你瞧,这只猫木乃伊,被厚厚的亚麻绷带缠绕着,耳朵突出,虽然在外形上看不出来猫的形状,但在亚麻布的表面则描绘了这只猫的面部特征。“古埃及人为什么要把猫做成木乃伊?”面对记者的提问,省博工作人员说,“古埃及人对于猫是非常崇拜的,他们认为猫不仅能够捕杀危害人类的动物,还能保护人们种植的农作物。古埃及的很多神庙里都养着猫,所以猫死后会被做成木乃伊,放入特制的棺材。有些地方还专门卖猫的木乃伊,用于随葬,因为猫是可以向神灵许愿和还愿的物品。”
  此外,一些鱼类也被认为跟神灵有关,古埃及人将这类鱼的身体(全部或部分)制成木乃伊装在鱼形棺中。展品中,就有一件色彩鲜艳的鱼形棺,里面装着一具巴掌长的鱼木乃伊。

  其他文物

  沙比提俑,与兵马俑类似的陪葬品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文化的象征之一,始皇帝相信,这些陶俑士兵在他死后依然会护卫着他。古埃及人也一样,他们认为死亡不仅仅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另一段旅程,所以会在陪葬中放置沙比提俑。
  “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是要在地下的世界里受苦的,这样才能得以重生,所以他们创造这些沙比提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代替逝者劳作。”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来到了一组展柜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排列成三排、较为袖珍的人形陶俑,仔细一数,虽未过百,却也壮观。“按照惯例,古埃及人会为逝者准备401个沙比提,由365名佣人和36名工头组成,这相当于在一年中每天都有一位沙比提劳作,还有工头来监工。”如今保存在埃及博物馆中的这种沙比提俑只有169件,此处的展品是从中挑选出来的。
  无独有偶,在展厅另一侧,则有一件用木头做成的厨师小模型。一个戴着优雅的短发套、罩着围裙的厨师,蜷曲着身体,右手拿着一把为炉灶扇风用的扇子,似乎在忙碌着什么。在模型的底座上,摆放着一些器皿,代表了烹饪用的灶台。这类小模型充分展示了埃及手工艺人的工作方式和环境,但实际上它是古埃及贵族的陪葬品。“古埃及人特别喜欢在随葬品中摆放一些跟食物有关的物品,寓意着来世他们能不愁吃喝。”亦如省博工作人员所说,古埃及墓葬中很多的出土物都和食物有关系,壁画和雕刻中也会显现一些与吃相关的事情,“我们还展示了一个供桌,上面用雕刻的方式摆满了食物以及酒具,说明古埃及人非常重视食物,这或许也和古埃及缺少农作物有关系。”

  阿布考石碑,记录亲友的送葬过程

  中国人的墓碑上大多会用文字记载墓主人的生平,而在古埃及,墓碑上会图文并茂地记录墓主人去世后,亲友的送葬过程以及陪葬的物品,让人大开眼界。
  在名为阿布考的石碑上,上方刻着11行象形文字,下方则刻画了葬礼的情景:石碑的主人阿布考和他的妻子一起坐在供桌前,对面是他们的6个子女,每人手里拿着一只鹅;下方一块凸起的长方形被分成多个小正方形,上面刻着供品的名字和数量,长方形的一侧有一列手握纸莎草的人物;最后是一列送葬的人,有男有女共12人,每个人的姿势都不同,大部分人都持有供品篮。尽管阿布考的碑文上并没有标明他的官职头衔,但这个石碑很可能是由皇室的艺术家们所制。

  《亡灵书》,写在纸莎草上的咒语集

  写在纸莎草上的《亡灵书》可以称得上是展览中的“压轴大戏”,拥有独立的展柜,分布在最后一个展示单元的中间。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它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记录在纸莎草上的,古埃及人称纸莎草为“法老的财产”,一般人根本没有使用这种纸张的机会,连贵族之间书信交流都是用陶片;第二,《亡灵书》是咒语的合集,置放于木乃伊头部下方,可以帮助逝者在阴间跨越所有阻碍,体现了古埃及人的丧葬习俗。
  纸莎草其实是一种水生植物,古埃及早在3000年前就把它做成了一种能书写的纸张,这种纸张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干燥的环境下千年不腐烂。至于这部《亡灵书》,里面以智者、神祇和其他形象组成图案装饰,然后配备有咒语,展品长3米,保存较为完整,而且对于古埃及人崇尚的神灵的故事,进行了绘制,较为全面和形象。

  布展精心

  恒温恒湿,“请”女神像还用了起重机

  此次“古埃及文明特展”除了好看、长知识外,其幕后的故事同样值得讲述。因为从布展到展陈,以及展厅内环境的设计和要求,都算是省博历届临展中最为严苛的一次。
  走进这个展厅,你会有一种去了海滨城市的潮湿感,而恒定的温度也会让你在略微炎热的午后顿感清凉。负责此次展厅设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批文物对于展陈环境的要求特别严苛,温度要在20℃—22℃之间,湿度要在50%左右,而且我们还要每周监测温度和湿度,把数据报给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便于他们监管和指导工作。”
  还有一个小故事。通常,有展览进驻省博时,展品要先入库进行整理和登记,但是鉴于此次展览陈列物品的特殊性,当这些珍宝第一时间运抵山西时,都是直接进入展厅的,而为了迎接这些展品,展厅从十天前就被打造成恒温恒湿的环境了。
  你还记得不,山西壁画进驻上海展出时,拆了上海博物馆的门。而在此次“古埃及文明特展”中,有两件花岗岩做成的塞克荷迈特女神像,重约1.5吨,一座象征了人性之善,一座象征了人性之恶,“请”这两件庞然大物,省博直接动用了起重机。如果你要去参观,也别忘了去欣赏一下她们的庞大和美丽。
  中国和埃及在历史上同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大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在山西碰撞和交融,这不失为一种缘分。当你漫步在省博,在同一空间下既领略了异域的历史,也目睹了华夏文化的灿烂璀璨时,那会是一种多么奇妙的享受,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文化对话也会由此开始。
  本次展览自4月14日至6月24日,观众可领取门票免费参观。

采写本报 记者 孙轶琼
摄影 本报记者 寇宁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