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劳动者之歌|扛起大国重器,C919成功首飞离不开这群人

劳动者之歌|扛起大国重器,C919成功首飞离不开这群人
2018年05月01日 09:57 澎湃新闻
原标题:劳动者之歌|扛起大国重器,C919成功首飞离不开这群人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 提供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千年蓝天梦,经过几代民机人的不懈追求,终于成为现实。
而这离不开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以下简称“总装车间”)全体人员的奉献与拼搏。从2014年9月打响机体对接总装开铆“第一枪”,到2015年11月总装下线;从实现全机通电,到整机交付试飞,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写就了中国大飞机事业的辉煌。
259人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中国商飞公司时指出,“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
总装车间主任郑大勇回忆当时的情景讲述道,全体民机人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定地把大飞机事业扛在肩上。
他说,一架C919大型客机,有724根线缆、2328根导管、总长近80公里的管线,零部件总数达250万个之多。为了确保飞机上每个零件做功、每根管线通畅、每个系统运转,总装车间的259位职工齐心协力,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全身心扑在大型客机研制上。
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
首飞“百日攻关”期间,老师傅孟见新负责协调处理现场技术问题,五十多岁的他一连几个月天天泡在6万多平米的车间,脚底磨出水泡,他就在鞋底剪了个洞以缓解疼痛。
“拼命三郎”王辉主抓系统装配工作,白天梳理前期准备情况,晚上跟进试验,平均每天只睡4小时。
“女汉子”彭锐与爱人都奋战在总装现场,白天沟通梳理发动机安装流程,晚上指导现场吊装,1个多月没回家,1岁多的女儿都认不出妈妈。
正是有这样的队伍,大飞机才能如约翱翔蓝天,开启国产喷气式客机的新时代。
老技师摸索新工艺,使飞机减重20多公斤
大型客机制造是一项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被称为“现代工业王冠上的明珠”。要跻身国际一流民机制造梯队,创新是必经之路。
“有想法就提,有点子就报,一经采纳就奖,我们通过实施全员群策群力工作机制,职工的金点子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郑大勇说。
在航空领域,有“轻一克,值千金”的说法,飞机重量每减少10克,30年可节省燃料超过1吨。车间开展了“飞机减重大比拼”,以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方式鼓励职工动脑筋、比效率、出创意。线束敷设班组的老技师卢扣章通过优化布线、采用轻量化辅助材料,摸索出一套线束减重工艺,使飞机一举减重20多公斤,一架飞机30年至少节油2000吨,经济效益达数百万元。
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工作照
如果说个体偶然创新是“加法”,那么群体持续创新就是“乘法”。
郑大勇透露,飞机装配技术创新涉及多领域、多专业,总装车间采用“结对子”的方式,跨班组、跨岗位组建了智能制造、数字测量等12支创新团队,为飞机研制提质增效。从国外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水土不服”,智能制造团队将测量软件、柔性工装与拟合算法相结合,自主开发出部件自动对接系统,将大部件对接精度提高了两倍。“仅2017年,我们车间职工提出的改进创新提案就达1千余条,申报专利24项,飞机装配效率提升了40%。”
梳理风险点100多个,归纳防范建议200多条
飞机质量决定着乘客生与死。
为形成钢铁般的质量意识,总装车间严守民机制造《质量管理十条“铁律”》,提出“以飞机论英雄,以质量论成败”,建立起严格的现代民机装配质量管理体系,针对作业工位制定模块化管理制度,针对作业班组制定工作区域包干管理规范,针对作业人员制定多余物管控规定,把质量责任落实到班组,具体到个人,不给隐患留任何空间。
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工作照
总装车间开发出职工质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利用智能管理工具,自动统计技术熟练度,测评岗位胜任力,列出作业负面清单,提出注意事项及改进建议。
郑大勇透露,系统应用以来,先后梳理风险点100多个,归纳防范建议200多条,使产品一次提交合格率高于99.9%,人为质量故障率呈指数级下降,消除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现象。总装车间秉持精细制造、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积极践行工匠精神,精心制造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的国产大型客机,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
大飞机总装车间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