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化竞争为合作,中国创造性提出“2+1”对话欲破南亚困局

化竞争为合作,中国创造性提出“2+1”对话欲破南亚困局
2018年06月28日 19:59 澎湃新闻
原标题:化竞争为合作,中国创造性提出“2+1”对话欲破南亚困局
中国提议与印度、尼泊尔举行“2+1”新型对话机制的消息,引起了外界关注。
据《印度教徒报》27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在尼泊尔总理奥利上周访华期间,中方提出了这个“2+1”对话机制。
据报道,这一机制不同于以往的三边对话机制,而根据中方的提议,中国和印度可以共同与区域内的其他第三国家进行对话,并不限于尼泊尔。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南亚学会理事李青燕28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2+1”的这种说法是基于此前“中印+”的说法,最初是在去年9月的金砖峰会上由中方提出,一开始是希望可以在阿富汗展开合作。
“‘中印+’不是单单一种对话机制,而是一种经济合作模式。”李青燕表示,目前,印度各界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这是个积极信号。
中国与南亚合作有阻力
《印度教徒报》27日报道称,对于这个新型对话机制,尼泊尔森林与环境部长巴斯奈特(Shakti Bahadur Basnet)表示“欢迎”,“因为我们相信,这一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
巴斯奈特表示,与中国和印度两个邻居维持紧密联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尊重最新的全球趋势。根据客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尼泊尔应该与中国和印度维持高水平的合作。”
此前,在南亚地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印度对于中国一直有所“警惕”。目前,印度并没有明确表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展开合作,而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经常被印度媒体解读为是“在南亚扩大影响力”。
李春燕表示,相对于中国周边东南亚、东北亚、中亚,南亚地区合作有一些滞后,阻力主要来自印度。在中国与南亚国家展开合作时,如何减少印度的疑虑也成为一项课题。
事实上,视南亚地区为“传统势力范围”的印度,也在区域内推进自己的互联互通项目。李春燕介绍称,印度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框架下,在西翼也和阿富汗和伊朗合作项目,在东翼有环孟加拉湾的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BIN(四国联通)。
中印的这种“竞争关系”则有望通过“2+1”对话模式转换为合作关系。李青燕认为,中国和印度在南亚地区的想法差不多,也是有共识的,“如果2+1机制联系起来,中印便可以一起来推进区域合作”。
印度媒体注意到,在尼泊尔总理奥利上周访华期间,中尼之间的合作也考虑到了印度利益。《印度教徒报》27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在奥利访华行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倾向于逐步实现中尼达成的合作议程,确保这些步骤与印方的利益同步。
尼泊尔欲发挥“桥梁作用”
随着中印两国领导人今年5月举行非正式会晤以来,两国关系从去年的紧张状态已走向缓和。与此同时,尼泊尔则希望继续在中印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巴斯奈特表示,印度和中国两个新兴大国发展速度非常快,处理好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会为尼泊尔的提供巨大的机会,“尼泊尔希望成为中国和印度的桥梁”。
26日,尼泊尔总理奥利在议会介绍访华成果时也表示,尼泊尔政府致力于维护国家繁荣与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是确保与印度和中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我们不会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与邻居(中国或印度)玩游戏,无论局势好坏,我们都与两个邻国站在一起。”
上周,尼泊尔总理访华期间,中尼双方签署的协议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中尼跨境铁路项目,这个铁路将把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联系起来。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消息,中尼签署了一份开展铁路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尼政府共同推动跨境铁路前期研究迈出实质性步伐。
而除了与中国的互联互通,尼泊尔与印度之间的连接也在加强。在访华之前,奥利首先访问了印度,双方提到要重修边境铁路和公路计划。
“未来中尼铁路继续延伸打通尼印之间,应该是一种趋势,这才能打开整个南亚的市场。”李春燕说。
此外,2015年,为帮助尼泊尔震后重建,“中尼印经济走廊”的设想首次提出。印度总理莫迪当年访华期间一度作出积极表态,但此后因为对中国的战略疑虑而未有实质进展。目前,这一设想仍处于停滞状态。
李春燕认为,印度国内现在开始探讨和考虑“2+1”对话机制,本身是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而随着印度态度的转变,此前搁置的一些项目也有望重启。
不过,她也提醒到,将印度更好地纳入进来对这一地区未来的互联互通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目前双方还仅仅是有这么一个意向而已,最终会有如何的结果,也不应该盲目的乐观。
尼泊尔南亚印度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