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我校“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我校“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2018年11月30日 16:43 光明日报
原标题: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我校“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编者按:11月27日,四川大学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深化对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通过主题教育实践加强师生自我教育,激励并引导川大青年学子学习和发扬江姐精神,做勤学善思、追求新知的川大人,做勇挑重担、奋勇争先的川大人,做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川大人,做造福人民、无私奉献的川大人。

此举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教育导报、国际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卫视、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新闻网、四川之声、四川在线等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以及今日头条、封面新闻、新浪网等大型门户网站纷纷刊发文章,对四川大学“传承弘扬江姐精神 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四川大学发现江姐在校期间新史料

日前从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了解到,四川大学最新发现了4件江姐(本名江竹筠)在川大学习期间形成的实物档案——《转系名册》《领取困难补助名册》《学生休学名册》、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这些珍贵史料即将在川大举办的“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纪念展”上公开展出。

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副主任王金玉说,这些江姐当年珍贵的个人档案以及其他各种资料和同学的回忆,展示了江竹筠在川大就读的两年间,按照党的要求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并引领周围同学进步以及她在川大读书期间的婚姻、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将给观众展示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钢铁战士和柔情母亲的形象。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她于1945年经党组织批准,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四川大学依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传承教育基地

人民网成都11月27日电(朱虹)27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记者了解到,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四川大学历来是“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竹筠(即江姐)。
在活动开展期间,学校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据悉,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史党建研究会”、“竹筠论坛”等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深化对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传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成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四川大学发现江姐在校期间新史料 

2018年11月23日 来源: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成都11月22日电记者周洪双日前从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了解到,四川大学最新发现了4件江姐(本名江竹筠)在川大学习期间形成的实物档案——《转系名册》《领取困难补助名册》《学生休学名册》、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这些珍贵史料即将在川大举办的“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纪念展”上公开展出。

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副主任王金玉说,这些江姐当年珍贵的个人档案以及其他各种资料和同学的回忆,展示了江竹筠在川大就读的两年间,按照党的要求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并引领周围同学进步以及她在川大读书期间的婚姻、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将给观众展示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钢铁战士和柔情母亲的形象。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她于1945年经党组织批准,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纪念展将在川大望江校区东门附近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举办,这里是当年江竹筠在读期间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她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

女生院大门上悬挂着由104岁高龄的原中共川康特委副书记、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手书的牌匾,馆外遍植红梅和翠竹,院内有国内唯一的江姐写实全身雕像,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段禹农根据江姐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雕成。根据同时代人对江姐的回忆文章,女生院还原了江姐的寝室原貌;在当年江姐常捡皂角洗衣服的皂角树旁,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场景浮雕,展示江姐带领同学染布及洗衣的场景;另有8组铝板铸造浮雕和一个铜制看报方桌,再现江姐在校期间的若干学习生活片段和指导川大进步学生团体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景。

“在川大期间,江姐的主要任务是隐蔽,留下的实物档案很少。”王金玉说,学校档案馆(校史办公室)等单位与川大艺术学院通力合作,并邀请了很多老校友老专家参与,力求更好地还原江姐在读时的学习、生活、革命的场景,在校内打造一个高品质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3日09版)

 

 

 新发现!一批江姐“潜伏”川大期间珍贵档案即将展出

今天,小布从四川大学了解到“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纪念展”近期将在校内开展。

根据四川大学相关负责人透露:纪念展将在川大望江校区东门附近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举办,这里是当年江竹筠在读期间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

此次发现的江姐在四川大学“潜伏”时留下的珍贵实物档案,包括她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婚姻、家庭生活,将给观众展示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钢铁战士和柔情母亲的形象。

江竹筠,是大家熟知的女烈士江姐的本名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被特务跟踪。为了保护中共重庆市委的安全,江竹筠接受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8月转至农学院农艺系。
1945年经党组织批准,江竹筠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
揭秘文物背后的“江姐故事”

“《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上有江竹筠的领取记录,这个补助只有公费生才能领取,江竹筠来川大读书的费用是舅舅资助的,家境比较贫困。”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副主任王金玉介绍,当年中国女大学生很少,而仅有一年高中学习经历的江竹筠复习了三个月,便以优异成绩考上川大。

川大还找到了江竹筠在川大读书期间的《转系名册》《学生休学名册》《农艺系课程表》等档案。

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党组织要求江竹筠隐蔽身份,来川大读书时不转组织关系,所以江竹筠在川大读书期间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许多老师、同学直到江竹筠去世后,才知道江志炜就是江竹筠,是地下党员。”王金玉指出,包括江竹筠在内,从辛亥革命至抗美援朝战争,川大共有67名校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可考证的中共党员有52名。
办展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学子的爱国情怀

川大根据江竹筠的同学们撰写的回忆文章,复原了江竹筠曾经的宿舍。
为做好设计建造工作,艺术学院的设计团队找来很多资料,研究江姐的生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川大艺术学院研究生薛伟全程参与了纪念馆的设计和督造工作,他说,江姐为革命奉献一切的事迹,让他深切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他尽最大努力做好纪念展的设计、督造工作,也激励着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川大学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建党建国初期的历史展览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更是年年都有。近年来,川大通过常态化开展“红动一小时”思政课堂、红色文艺演出、举办“竹筠论坛”、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学校祭英烈、学生社团活动讲英烈故事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

今年,打造江姐纪念展,并以此为基础筹建江姐纪念馆,是四川大学坚持立德树人重要任务,不断加强对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而做出的重大决定。

据不完全统计,川大共有67名校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有52名是中共党员,恽代英、江竹筠二人更是入选“感动中国100革命英烈”名单,这在国内高校中都是少有的。

另据了解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长期面向校内外全面开放,还可预约集体参观、解说,感兴趣的朋友平日或者周末都可以前往。

 

 

 四川大学举行“江竹筠烈士纪念展”首次展出4件档案资料


纪念展分“少年时代”“江姐在川大”和“百炼成钢”3个部分,重点展示江姐在川大求学的历程。记者 何海洋 摄

11月27日,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

展览首次展出4件珍贵档案,包括江竹筠(即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其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还原了其在川大的学习生活。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记者 李寰)

 

 

川大启动“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8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28日从四川大学获悉,四川大学近日启动了“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包括红岩烈士江竹筠(即江姐)。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活动开展期间,学校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据介绍,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全面深化对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完)

 

 

四川大学举行“江竹筠烈士纪念展”首次展出4件档案资料


纪念展分“少年时代”“江姐在川大”和“百炼成钢”3个部分,重点展示江姐在川大求学的历程。记者 何海洋 摄

11月27日,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

展览首次展出4件珍贵档案,包括江竹筠(即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其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还原了其在川大的学习生活。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记者 李寰)

 

 

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开展 首次展出江姐四件珍贵档案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27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11月27日,即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活动开展期间,四川大学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值得关注的是,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不仅让我看到了她对于革命的坚守,更看到了江姐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四川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大一学生李馨睿告诉记者,她将以江姐为榜样,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川大学子还对江姐雕像(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进行了瞻仰,并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江姐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11月22日,四川大学首个“江姐班”在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中授旗。

四川大学历来是“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竹筠(即江姐)。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活动现场。

据悉,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党史党建研究会”、“竹筠论坛”等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深化对川大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传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成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纪念展将在川大望江校区东门附近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举办,这里是当年江竹筠在读期间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她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

女生院大门上悬挂着由104岁高龄的原中共川康特委副书记、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手书的牌匾,馆外遍植红梅和翠竹,院内有国内唯一的江姐写实全身雕像,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段禹农根据江姐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雕成。根据同时代人对江姐的回忆文章,女生院还原了江姐的寝室原貌;在当年江姐常捡皂角洗衣服的皂角树旁,设置了一个大型的场景浮雕,展示江姐带领同学染布及洗衣的场景;另有8组铝板铸造浮雕和一个铜制看报方桌,再现江姐在校期间的若干学习生活片段和指导川大进步学生团体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景。

“在川大期间,江姐的主要任务是隐蔽,留下的实物档案很少。”王金玉说,学校档案馆(校史办公室)等单位与川大艺术学院通力合作,并邀请了很多老校友老专家参与,力求更好地还原江姐在读时的学习、生活、革命的场景,在校内打造一个高品质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开展 首次展出江姐四件珍贵档案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27日讯(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11月27日,即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活动开展期间,四川大学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值得关注的是,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不仅让我看到了她对于革命的坚守,更看到了江姐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四川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大一学生李馨睿告诉记者,她将以江姐为榜样,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川大学子还对江姐雕像(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进行了瞻仰,并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江姐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11月22日,四川大学首个“江姐班”在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中授旗。

四川大学历来是“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竹筠(即江姐)。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据悉,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党史党建研究会”、“竹筠论坛”等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深化对川大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传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成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http://news.cctv.com/2018/11/28/VIDEd9LIxDqtvgzlax9dugBO181128.shtml 

 

 

江姐纪念馆今对外开放

2018年11月27日    来源:四川新闻
http://www.sctv.com/v/zt/scxw/201811/t20181127_4023811.shtml

 

 

川大校友江姐的四件珍贵档案首次面世!

11月27日,即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活动开展期间,四川大学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值得关注的是,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不仅让我看到了她对于革命的坚守,更看到了江姐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四川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大一学生李馨睿告诉小川川,她将以江姐为榜样,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川大学子还对江姐雕像(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进行了瞻仰,并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江姐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践行对党的庄严承诺。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11月22日,四川大学首个“江姐班”在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中授旗。

四川大学历来是“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竹筠(即江姐)。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据悉,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党史党建研究会”、“竹筠论坛”等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深化对川大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传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成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四川大学启动“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 让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

11月27日是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为了更好的弘扬教育主题,江竹筠烈士后人彭壮壮及其亲属也来到了现场。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进取精神、担当精神和革命精神。“江竹筠烈士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我感动。身为‘江姐班’的一员,我要做是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把祖国建设的更好。”“江姐班”学生李歆睿说。

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

作为全程参与了江竹筠纪念展设计创作的学生成员四川大学研二学生薛伟感慨颇多:“在参与江姐等川大革命前辈形象塑造和事迹呈现工作的过程中,认知、了解、熟知了他们为革命奉献的一生,激发我们每一位参与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信心与决心!”

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全面深化对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

于苑晶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晓蓓

 

 

 

江姐珍贵档案首展!川大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还原江姐大学生活

作为伟大的革命先烈,江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其面对敌人酷刑忠贞不屈、百炼成钢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人们熟知《红岩》中江姐的故事,熟知江姐在渣滓洞集中营英勇就义的故事,但是许多人却不清楚,被称作江姐的江竹筠,在四川大学也有着一段难忘的学习工作经历。

11月27日,是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川大师生代表与江姐的后代共同参与了此次教育活动的开幕仪式。

为全面推进学校红色基因及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四川大学在江竹筠曾经居住过的女生学院旧址上开展此次展览,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

根据川大的发现与整理,本次展览完整地还原了江姐在川大的学习生活情况。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此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江姐的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姐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

另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并根据江姐同学们撰写的回忆文章,复原了江竹筠曾经生活过的宿舍。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还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而11月22日,川大首个“江姐班”也在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中授旗。

据悉,未来四川大学还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全面深化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时,位于川大东门的江姐纪念展也将于周一到周五(寒暑假除外)的工作时间,面向广大市民开放。

 

 

 

四川大学启动“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四川台记者唐甜报道:

11月27日,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之际,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姐”江竹筠。 

活动开展期间,学校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首个“江姐班” 荣誉班级,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江姐班”学生李歆睿告诉记者:我觉得很荣幸可以成为江姐班的一员,这个班就是为了更好的把这样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以 我们这个班为载体,在全校都开展这样的活动,我觉得她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在努力的学习,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觉得这样的精神是我们现在学生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

“江姐”后人罗云说到:如果没有这样的基地,这个传承就可能会中断,作为教育机构,有一个基地,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对更年轻一代来说是很不错的教育。

 

 

四川大学启动“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四川在线消息(应厚非 记者 钟帆)11月27日,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四川大学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竹筠(即江姐)。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活动开展期间,学校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11月22日,学校首个“江姐班”在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中授旗。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党史党建研究会”、“竹筠论坛”等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深化对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传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成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新发现!江姐“潜伏”川大期间珍贵档案今开展

今天,是重庆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江姐之孙彭壮壮和部分江姐亲属参加了本次活动,川大首届“江姐班”的同学还现场进行了诗朗诵“江姐颂”,声情并茂的表演把在场的人带回到了江姐在川大的那段峥嵘岁月。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为更好弘扬、继承江姐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四川大学在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了“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馆”,今天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这个纪念馆是川大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共同设计,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

纪念馆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除了打造江姐纪念馆,四川大学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在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中,设立了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四川大学历来是“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深化对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

 

 

四川大学启动“江竹筠烈士纪念展”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11月27日,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之际,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姐”江竹筠。
“江姐”后人献花

活动开展期间,学校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首个“江姐班”荣誉班级,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江姐班”学生李歆睿告诉记者:“我觉得很荣幸可以成为江姐班的一员,这个班就是为了更好地把这样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以我们这个班为载体,在全校都开展这样的活动。我觉得她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在努力地学习,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让我很感动,这样的精神是我们现在学生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

“江姐”后人罗云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基地,这个传承就可能会中断,作为教育机构,有一个基地,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对更年轻一代来说是很不错的教育。

 

 

川大启动“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江姐之孙为江姐像敬献花篮

教育导报讯(记者 殷樱)11月27日,即渣滓洞烈士集体殉难69周年纪念日,四川大学正式启动“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暨“做新时代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省电影局局长周青,江姐之孙彭壮壮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四川大学历来是“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据不完全统计,有67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11·27”大屠杀期间遇难的革命志士中,有10位川大校友,其中就有红岩烈士江竹筠(即江姐)。
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她转入农学院农艺系继续学习。其间经党组织批准,她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江姐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为主要切入口,重点通过打造一个江姐纪念馆、创作一台《江姐颂》舞台剧、设立一个“江姐班”荣誉班级等,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的精神。
在启动仪式上,江姐之孙彭壮壮、“江姐班”班长为江姐像敬献花蓝。“如果有人问我,她的意志与坚强从何而来,我相信这来自于她心中的爱。”彭壮壮说,“今天来参加启动仪式的有不少川大的同学,70年前那些牺牲了的烈士,大多也和你们年纪相仿,但你们生活的时代又有着天壤之别。你们也有爱和理想,希望这片天地能帮助你们做出人生中的抉择,也感谢你们永远珍视这份记忆。”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表示,学校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江竹筠烈士追求真理、引领社会的进取精神,不辱使命、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坚守信仰、忠于理想的革命精神和心怀天下、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来共同缅怀先烈的功绩,秉承先烈的遗志,让这样的红色基因和正能量在川大人的身上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活动开展期间,学校修缮改造了江姐在校时期居住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建设“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纪念展”、川大67名英烈事迹展,通过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呈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67名川大英烈校友的革命事迹。展览首次展出四件珍贵档案,包括江姐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学生休学名册》以及江竹筠在华西医院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生活等方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段禹农教授领衔的师生创作团队以江姐在入学登记表上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写实性江姐雕像,真实还原了学生时代的江姐形象。

“江姐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洗涤我们的灵魂。”参加江姐纪念展建设的川大学生代表薛伟谈及自己的感受时说,相信这种红色基因将融入我们的血液,为我们今后的人生旅途指明前进的方向。

此前,四川大学学生艺术团对江姐精神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创作了舞台剧《江姐颂》并在校内巡演;11月22日,学校首个“江姐班”在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拔尖人才培养班中授旗。

下一步,四川大学将继续充分挖掘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建设红色资源文献文库,设立红色资源专题研究项目,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党史党建研究会”、“竹筠论坛”等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深化对学校红色文化及革命传统的传承弘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使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传承。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