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心理医生这份工作启迪了我许多

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心理医生这份工作启迪了我许多
2019年10月11日 17:35 封面新闻
原标题: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心理医生这份工作启迪了我许多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北京时间晚10月10日晚7点,2019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它将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国宝级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颁奖词称,托卡尔丘克“有着百科全书般的叙述想象力,把横跨界限作为生命的一种形式”。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显然是有些陌生的。这位波兰籍女作家出生于1962年,是波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后,在波兰西南边城瓦乌布日赫的心理健康咨询所工作,同时兼任心理学杂志《性格》的编辑。1987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在波兰文坛崭露头角。此后常在《雷达》《文学生活报》《奥得河》《边区》《新潮流》《文化时代》和《普世周刊》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

之后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太古和其他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作品,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兰文坛出现的一颗璀璨新星。1997年,她放弃了公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她曾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2018年,她凭借最新作品《航班》入围布克国际奖,并最终获奖。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评价她是一位“辉煌壮丽的作家”,并视为叛逆的同路人。

学习心理学的经历极大影响了托卡尔丘克的创作风格。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经常探讨个体的梦境或集体的潜意识,习惯用碎片化的小故事组成一本完整小说。在一次采访中 ,当被问到心理学研究如何影响她的写作时,她说:“心理医生这份工作启迪了我很多,首先就是要仔细聆听他人,每个人都有成千上万的故事要告诉你,这些故事足以成书。”

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她定居在离瓦乌布日赫不远的农村,成为乡情、民俗的守望者,但也并非离群索居,邈与世绝。她乐于与人交往,更喜欢外出旅游。作家迄今的成功,绝非评论界的炒作抑或幸运的巧合,而是由于她所受到的各种文化的熏陶,正规、系统的心理学教育,以及广阔、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一切都为她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她的才华得以充分地发挥。

2017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首次被译成中文,由后浪出版公司进入国内,引发许多讨论。这部作品接近马尔克斯风格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心理学隐喻与诗化的写作方式、浓郁华丽的文笔都令其获得颇多赞誉。

另一方面,它新颖的写法也成为大众阅读的“挑战”。整部小说没有连贯的叙事,而是由数十个片段组成。而这种写法,与其上一本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一脉相承。

尽管托卡尔丘克的两部小说未以“辞典”为名,但这样线索纷纭的写法与词条的编纂形式,不由得让人想起“辞典小说”。

上世纪80年代,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以一部好似“梦的拼贴画”的奇书,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此书由红、绿、黄三部组成,各部又由不同的词条编纂而成,词条中人物忽生忽死没有定论,梦境与现实互相穿越,似真似假、扑朔迷离。

其书译者易丽君评价她,建立了这样一种信念:文学作品可以是既易懂同时又深刻的,它可以既简朴而又饱含哲理,既意味深长而又不沉郁。在她的小说中,日常生活获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