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大同晋中长治朔州四市布局今年重点工作

大同晋中长治朔州四市布局今年重点工作
2020年04月23日 07:03 山西晚报

  原标题:大同晋中长治朔州四市布局今年重点工作

  大同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市长武宏文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同:加快建设长城1号国家风景道

  4月22日上午,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御东行政中心一层报告厅隆重开幕。大同市市长武宏文代表大同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市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进入全省中上游位次,总体跃升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18.8亿元,增长6.7%,增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2.2亿元,增长6.0%,增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9亿元,增长10.5%,增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5亿元,增长7.9%,增幅全省第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0.1亿元,增长8.7%,增幅全省第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52元,增长7.8%,增幅全省第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5元,增长10.5%,增幅全省第二。上述7个主要指标,有5个居全省前3位次,GDP增速之所以取得第一位的名次,是持续强力实施工业大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大振兴的结果,是工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决定了全市经济总量增幅名列前茅的发展水平。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省下达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2020年重点抓好“十大工程”

  一、转型综改项目建设工程

  以十大产业引领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打造10大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产业集群。高端制造业要充分发挥基础优势,依托龙头企业,重点推进10个高端制造业“王中王”项目,推动大同制造业由低端向高端、由传统向智能、由支撑向引领转变。

  以五大开发区支撑转型。大同开发区要做大做强氢都新能源产业城、装备制造园区、通航园区、医药园区等产业园区。

  以二十大技改项目助力转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技改资金的“杠杆效应”,积极帮助现有企业通过改进工艺、更新设备、智能应用等方式上马技改项目;另一方面要引导支持企业在扩大规模、做强主业同时,不断开发新的产业项目,实现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突破工程

  建设和建成一大批支撑能源革命的重大转型项目,开发和设计出一大批新能源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电力体制机制、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一大批重点改革进入全省前列;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得以在全社会推广普及;2020年全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基本形成雏型。

  三、创新生态打造工程

  今年要抓好四大重点:用好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

  四、文旅产业壮大工程

  今年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加快建设长城1号国家风景道、加快大同古城保护修复、提升北岳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桑干河康养产业集聚区、实施平城历史文化大型艺术作品创作工程。

  五、乡村振兴强农工程

  实施乡村振兴强农工程,要突出抓好三项工作: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培育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六、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工程

  高起点规划城市。着力建设“三区三地”即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晋北及晋冀蒙长城金三角协同发展示范区和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环首都生态屏障和文化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加快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新路。

  高水平发展城市。聚力打造先进制造基地、通航产业高地、现代医药产地、数字经济重地、文化旅游胜地,形成非煤产业占主导的产业转型大格局,着力打造经济富市;坚持文艺创作、文化运营“两轮驱动”,深度挖掘北魏文化,全面加快古城修复,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发挥“一湖三河”(文瀛湖、御河、十里河和甘河)生态效益,培育两岸生态文化,着力打造生态靓市。

  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支持浑源、左云启动撤县设市工作。

  七、改革开放攻坚工程

  持续深化重点改革。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对全市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的国有企业集团。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围绕外经、外资、外贸,积极申报建设自贸区。

  持续扩大招商引资。

  八、“三大攻坚战”决胜工程

  决战完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市剩余4734名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脱贫,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筑牢返贫底线。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高质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九、营商环境优化工程

  加快政务平台数字化。推进政务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尽可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加快政务服务便民化。落细落实“三对”“六最”要求,大力开展“五减”专项行动,努力做到审批最少;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努力做到效率最高;全面巩固“一枚印章管审批”,努力做到体制最顺;强力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努力做到机制最活;全程开展企业跟踪化保姆式服务,努力做到流程最优;务实开展“五送”行动,努力做到服务最好。

  加快政务管理制度化。坚持企业和群众说了算,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加,对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实行每半年一次、每年至少两次公开评议和量化打分,加快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标准化建设,完善各级政府“好差评”系统。

  十、民生福祉改善工程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设43所普惠性幼儿园,启动实施大同六中五州帝景校区、大同市实验小学永和分校、平城区18校和阳校区、平城区47校武定校区建设项目。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再建设31所乡镇寄宿制学校。推进“健康大同”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稳步推进中心血站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新建市传染病医院。承办好2020大同国际马拉松等国际国内赛事,积极推进文瀛湖和御河生态园体育场所建设工程。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抓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低保五保工作落实。

  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晋中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市长常书铭作政府工作报告

  晋中:舞好晋中国家农高区龙头

  4月22日,晋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正式开幕。晋中市市长常书铭代表晋中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晋中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9.9%。城镇新增就业5.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4%;空气质量和国考断面水质均取得明显改善,其他约束性指标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以上、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8万,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6.5%左右、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2020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转型项目牵引,着力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

  夯实项目支撑力,把转型项目建设作为硬任务、金指标、主抓手,确保固投完成813亿元。厚植产业竞争力,集聚人才、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合力,加大对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提升平台承载力,把推动转型项目建设、形成有效投资作为开发区核心任务。增强创新驱动力,坚持创新为上,研究制定一个方案统领、多个办法支撑的政策体系,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二、突出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用好晋中国家农高区金字招牌,实施好“六个百”牵引工程,走好晋中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舞好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龙头。围绕“三年成势、五年成型”目标,加快建设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

  推进百里乡村振兴廊带扩面提质。寿阳、榆次、太谷三县(区)开展第二批10个精品示范村和30个重点治理村建设。

  补好人居环境短板。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拆违治乱、卫生乡村创建五大专项行动,创建一批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

  三、突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激发高质量转型市场活力

  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围绕“一区四基地”建设,做精“煤”文章,做大“气”文章,做好“电”文章,做强“新能源”文章。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持续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更多“小巨人”,新增“小升规”企业93户。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市属厂办大集体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四、突出晋中太原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核心引擎

  抢抓晋中列入全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空间布局“一主”板块新机遇,大力推进太原都市区一体化。

  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百里龙城区域建设,大力度推进百里潇河产业区,加快万亩职教港建设,推进与太原基础设施对接,加快与太谷互联互通。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围绕打造“月季之城”“多彩晋中”,对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标准,启动市城区园林绿化精准提升和街景整治提升两个“三年行动”。

  五、突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着力抓好全面小康硬任务落实

  全力消除绝对贫困,把短板补扎实。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把基础打牢靠。持续推进稳定增收,落实好晋中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七个一批”措施,完成贫困人口转移就业8650人;易地搬迁重点加快拆除复垦进度,依托扶贫车间加强技能培训,确保搬迁群众权益有保障、就业有渠道、身份可融入;持续释放生态扶贫红利,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带贫8000人以上。

  全力做好长效保障,把机制建起来。

  六、突出污染防治攻坚,着力建设美丽晋中

  要打好铁腕治气攻坚战。聚焦减煤、治企、控车、降尘等措施,实施差异化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要打好重拳清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集中发力汾河、潇河流域综合治理,深度整治入河排污口,彻底截断污染源。

  要打好守护净土防御战。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实时动态管控风险,推动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年底前完成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堆场整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建设,年底前基本建成市城区垃圾处理项目。

  要打好全域增绿持久战。持续开展“绿盾”植树造林专项行动,突出百里龙城区域、潇河、汾河等重点区域,完成24万亩营造林和5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完成6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林木绿化率达到36.5%。

  七、突出文旅康融合,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推进文旅康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太行旅游板块建设,高标准办好左权民歌汇,“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昔阳、左权、榆社段主体贯通。积极发展乡村休闲康养旅游。完成汾河两岸生态绿廊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持续抓好A级景区提质升级,乔家大院力争恢复5A景区,推动王家大院创建5A景区。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大学城“破围聚能”,加快校地体育场馆、文化中心、剧院、图书馆、展示馆等资源互通共享,最大化利用。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和活化。继续办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电影展;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和文创产品,抓好晋剧晋戏进校园。

  培育文明向善新风尚。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选树“最美晋中人”、道德模范等典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突出民生保障改善,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保障基本民生。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紧盯贫困劳动力、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做好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力实施根治欠薪行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持续加强社会保障。

  解决热点民生。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积极推进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疾控中心改造和晋中四院新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兜住底线民生。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牢牢守住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底线。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长治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市长杨勤荣作政府工作报告

  长治:打造太行宜居山水名城

  4月22日上午,长治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长治市人民政府市长杨勤荣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长治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52.1亿元,增长6%,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较好地完成了10类22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省考评指标。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2020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长治市今年将坚定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全力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太行宜居山水名城。今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转型项目,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将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重点实施570个产业转型项目,完成投资474亿元,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半导体光电产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健康产业四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新兴产业。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煤炭行业力争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焦化行业将原有16个焦化项目整合重组为8个,全部新上6米以上焦炉及化产延伸项目,完成投资67亿元。钢铁行业鼓励企业扩大多元化产品规模,加快改造升级步伐。电力行业完成晋东南特高压长治站配套电厂送出工程,确保潞光、漳泽2个电厂如期并网发电。新能源产业要加快推进武乡、长子、沁源区块煤层气开采,确保地面煤层气开采量达到1.1亿立方米。

  二、聚力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加快“智创城”建设。依托潞州区东山国际双创大厦、高新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基地,以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两大产业为支撑,高标准建设长治“智创城”,年内完成投资10亿元,建设规模达到50万平方米,新培育国家级“双创”载体3家、省级以上产学研平台6家,集聚企业80家以上,实现产值50亿元。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家、高科技领军企业10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

  强化创新人才支撑。进一步创新引才用才机制,深入实施“柔性引才”政策,突出“人才+项目+开发区”引才导向,按照引才方式、人才类别,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力争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00名以上。

  三、聚力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提高开发区项目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武乡、长子、黎城开发区设立省级开发区,力争实现各县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

  加快国企国资改革。全面完成剩余22户市属国有“僵尸企业”出清任务。全面完成剩余2.7万户中央、省属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加快推进县属国企改革。

  四、聚力三大攻坚,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战。今年确保剩余1686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强化产业扶贫,巩固提升10个特色产业示范园、204个扶贫车间,组织好产销对接,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抓好就业扶贫,做大做强“太行家政”特色劳务品牌,免费培训贫困人口1万名,确保8.8万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抓好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

  五、聚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打造药茶、中药材、酿品、肉制品、粮品、果蔬食品、功能保健品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160个农业重点项目,确保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70亿元,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长7%以上。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成60个村庄绿化、3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7万座农村户厕改造、191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六、聚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品质

  围绕“1+6”城镇群,进一步完善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切实加快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实现高水平崛起。

  围绕高铁片区建设,配合做好太郑高铁通车工作,10月底前完成高铁长治东站站房、站前广场建设,加快推进潞泽街、安泽街、东外环路及进站通道等配套道路工程建设,与太郑高铁同步建成、同步通车。

  围绕拉大城市框架,加快长北干线、长治南高速口改造,畅通城市南北出口。开放湿地公园,高标准建设5.3公里的高新大道及地下综合管廊,连接滨湖片区和高铁片区,实现东西贯通,打造东山西水走廊。加快10.5公里的延安北路、威远门北路北延工程建设,推进城市北扩。

  围绕主城区与周边县区的连接,加快主城区与上党、潞城、屯留、长子、壶关、襄垣6个县区的连接线城市道路标准化改造,大力推进安阳互通立交桥建设,10月底完成207国道市区改线工程,打通捉马大街与潞阳门路铁路交叉口、西南外环等交通节点。

  七、聚力文旅融合,增添高质量发展优势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做强太行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国家5A级景区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的带动作用,推进平顺通天峡、襄垣仙堂山等景区提档升级,抓好中太行国际旅游度假区、欢乐太行谷深度开发等10个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

  八、聚力民生改善,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为全市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九、聚力安全稳定,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持续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燃气、特种设备、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深化平安长治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禁毒攻坚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朔州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代市长熊燕斌作政府工作报告

  朔州:强化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

  4月22日,朔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代市长熊燕斌代表朔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工作回顾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约束性指标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20年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集群集约发展,倾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转型为纲,加快构建“2+7+N”现代产业体系,培植一批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性企业,推动朔州由煤炭大市向综合能源强市转变,由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

  培育壮大新动能。发展新能源产业、碳基新材料产业、高端陶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建设综合能源强市。依托煤、拓展煤、延伸煤、超越煤,提升煤炭产业,壮大火电产业。

  二、聚力项目建设,大力培植转型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23个,总投资239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8.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7个,总投资226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8.4亿元。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招商部门合作,实施精准招商。推广“飞地”经济模式,加强县际招商合作。建立招商引资“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20条”优惠政策,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三、聚力改革开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前列。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好《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朔州实施方案》,建设“四大基地”,打造“能源绿都”,全面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引领示范。扩大“风电打捆”交易,让发电企业增电量,为用电企业降成本,年内完成交易电量5.7亿千瓦时。

  推进投融资体制和国资国企改革趟出新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监管与运营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全方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合。主动融入京津冀、雄安新区发展,在能源供给、农产品供应、特色旅游、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科技人才等方面深化合作。

  四、聚力创新驱动,全力打造创新生态

  培育创新生态。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提升创新动力。开展创新平台提质增量行动,提升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水平,争取设立三元碳素矿热炉用碳素电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引进培育人才。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坚决破除隐形门槛,拿出突破性硬招实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

  五、聚力城市品质提升,努力建设美丽朔州

  强化中心城区“首位度”建设,密路网、畅交通,建设具有塞北文化特色、自然精致的生态园林城。

  加快推进“交通强市”。聚焦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铁公机”协同发展,打通对外开放大通道。

  持续推动“城市双修”。实施125个老旧住宅小区、4个老旧片区改造,加快平朔社区双修项目建设,启动“城中村”自拆自建改造,抓好七里河沿线棚户区改造。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建成七里河四座桥及接线工程,开工民福街提升改造、主干道平交口改造和小街小巷修补硬化工程。

  六、聚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三农”向好发展态势

  加快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打造杂粮、经济作物、优质饲草、高蛋白玉米4个百万亩有机旱作标准化生产基地。

  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扎实开展制标补标提标工作,构建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完成20项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修订,认证“三品一标”产品80个,产地面积25万亩,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抓好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村。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持续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重点群体,抓好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新识别的50户、128名贫困人口完成脱贫退出。

  七、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朔州绿”品牌

  坚持绿色发展,聚焦“生态立市”,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完成营造林32.17万亩,右玉县实现全域绿化。

  持续攻坚“三大战役”。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

  八、聚力民生改善,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增普惠性幼儿园30所。

  建设健康朔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着力强弱项补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

  九、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洼地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深化市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落实审管分离,厘清职责边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民生服务“一链办理”,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权益保护等帮扶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好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帮扶措施。

  十、聚力提升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着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八大领域风险。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落实省委“控新治旧”总要求,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山西晚报记者 王晋飞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