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学生当搓澡工不是好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2:19 大众网-齐鲁晚报

  引导大学生低姿态就业,决不意味着误导他们去从事类似搓澡这样的简单劳动,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调整心态,利用所学知识掌握一门新技术,拓宽自己的就业门路。

  4月16日《齐鲁晚报》报道,近日,北京一家洗浴中心举办的招聘会,吸引了5000多名大学生应聘,其中四成应聘者愿当搓澡工。这家洗浴中心负责招聘的人表示,此举是为了纠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让他们以低姿态进入职场。

  消息一出,不少人表示,一定要冷静、理性地看待“大学生搓澡现象”,人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先不说这种观点缺乏同情心和是非感,如果我们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讨论,由于这与我们没有切身关系,讨论也就没有意义。笔者认为,只有站在大学生和其家长的角度来讨论,才有可能接近“大学生搓澡现象”的本质,并能看清其负面影响。

  笔者从不认为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我坚信,不同的工作是有技术层次之分的。每种工作都有适合的人群,技术层次越简单的工种,适合的群体就越大。在我的印象中,“搓澡”并不像招聘者所说的“是个技术活”。如今,许多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充当搓澡工,他们的学历层次不高,有的甚至没上过学,他们努力地搓澡挣钱,希望把孩子送进大学,然后找一个相对体面的工作。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当搓澡工,恐怕断然不会答应。我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如果让一群受过多年高等教育、耗尽一个农村家庭全部收入的大学生,去当一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搓澡工,那绝对是人才的浪费。

  一方面,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我国多种行业高薪请不到技术工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位?就是因为不会利用人才,人才浪费现象严重。试想,接受新知识很快的大学生,如果接受某种专业培训,很快就能成为熟练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么多的大学生却去竞聘搓澡工,这真让人感到遗憾。这很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仿佛我们人才过剩了。本该位于就业高端的大学毕业生逐渐下沉,去从事简单劳动,他们的知识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这只能让人更加相信“读书无用论”。这种错位,对于良好就业秩序的形成显然不是好事。

  眼下,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企业过分挑剔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大学生不再心高气傲。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大学生低姿态就业,决不意味着误导他们去从事类似搓澡这样的简单劳动,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调整心态,利用所学知识掌握一门新技术,拓宽自己的就业门路。只有让大学毕业生人尽其才,才能把劳动力资源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才能真正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促进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去当搓澡工,决不是什么好事,更不值得媒体为之叫好。刘克军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