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郑渝发自北京 2012年,英国将迎来隆重的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自1952年2月6日登上宝座以来,今天,85岁的伊丽莎白二世已成为除维多利亚女王之外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与半个多世纪前相比,今天的英国王室正在朝着更富时代感、现代化的方向蜕变,也成为英国人维系爱国主义价值的一个节点。风云变化的60年间,看似一成不变的英国王室如何找准定位,主动或被动地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女王的60载君主路或许就是英国王室的一部蜕变史。
【每天白金汉宫最后熄灭的那盏灯】
1952年2月6日,当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突然去世,英国王室宣布伊丽莎白公主即位时,人们对她二战期间为激励民众而作出的努力记忆犹新,舆论也因此兴奋地期待着这位风度优雅的“世界甜心”能开创一个“新伊丽莎白”时代。
然而,年仅26岁的伊丽莎白二世登基的最初几年,英国尚未摆脱战后的经济低迷,同时亚非拉去殖民化潮流兴起令英国这个“落日帝国”趋于分崩离析。这样的大背景下,伊丽莎白二世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寻找作为君主的自身定位,并领导王室家族适应时代变迁。
一般认为,女王在现行英国君主立宪制当中具备咨询权、褒奖权及警告权。但实际上,在极为重视不成文传统和先例的英国,立宪君主制的责任和权利都十分模糊。女王曾在青少年时代用了6年时间研究英国宪法,她认识到,她必须保持一种微妙平衡。按照母亲王太后的建议,伊丽莎白二世把自己视为“体现民众对国家之热爱的工具”,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成为英国人心目中鞠躬尽瘁的典范。
于是乎,几乎每一天,女王的生活都被各种会议、会见、访问所占据。王室传记披露,每天早上女王在用过简单的麦片早餐后就开始处理信件和国事。一天之中,她可能需要参加数个会见,下午和晚间还会安排公开活动。白金汉宫的官方网站有这样一句话:“通常,白金汉宫的最后一盏灯会在女王处理完国事后熄灭。”
在位60年间,伊丽莎白二世曾出访海外300多次,在英国各地访问2.5万多次,主持了超过100次国宴,收到过350万封信件,授予了近40万个荣誉头衔和奖项。她每周要与首相举行一次会晤,讨论国家事务,但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60年来,英国先后经历了12任首相,每一位首相都对女王给与高度评价。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任期:1997年-2007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
【在王室过度曝光和低调间寻找平衡】
作为王室家族的家长,女王也一直身体力行使王室适应时代的变化。尽管女王的形象严谨、保守,但事实上她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率先打破传统。
登基后不久,女王和丈夫菲利普亲王首次开始在白金汉宫举行小型的非正式午餐聚会,招待杰出的民间人士。上世纪60年代,英国王室制作并公开了第一部有关王室生活的纪录片《王室家庭》。1962年,女王还在白金汉宫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展厅,专门展览王室的收藏。这是白金汉宫有史以来第一次向普通民众开放。
这些开放的举措拉近了王室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但与此同时,白金汉宫不得不在王室过度曝光和保持低调之间寻找平衡。上世纪80年代末,媒体披露了王储查尔斯与王妃戴安娜的不和,撕开了掩盖着王室家庭事务的帷幕,此后,女王子女们的婚姻问题不断见诸于报端。
1992年成为了英国王室的“灾难之年”。在那一年,查尔斯王子和安德鲁王子先后与妻子分居,安妮公主的婚姻正式破裂,温莎城堡还在一场火灾中部分受损。面对舆论对王室的批评,女王显示出坦然的态度,她表示,批评是难以避免的,但她希望这些批评能够“带着幽默、温和和理解”。
【女王的情绪问题很少向人倾吐】
一度,在英国公众看来,王室的变化相比时代的进步而言还是来得太慢了。1997年,戴安娜王妃在车祸中不幸身亡,女王2天后才返回伦敦,白金汉宫迟迟没有降半旗志哀。这种回避的态度令英国王室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支持女王退位的英国人增加了一倍。一些英国媒体批评说,女王“过于拘泥于王室礼仪”,对戴妃之死表现得漠不关心,这令英国人感到失望。
不过英国媒体也指出,戴妃死后王室遭受的批评甚嚣尘上,这恰好显示出民众对王室还怀有强烈的感情,并希望王室能够与民众分享喜乐悲欢。
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建议,虽然英国人仍然愿意将君主政体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下来,但它必须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改变。女王采纳了布莱尔的建议,她打破惯例,在葬礼前一天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向戴安娜王妃表示哀悼。葬礼当天,当戴安娜王妃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女王鞠躬致哀。这一难得的感情表露为女王重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女王的密友们透露,女王私下是个坦率、有幽默感的人,但一半出于天性,一半出于所受的教养,女王鲜少流露感情。据说女王古板的祖母玛丽王后甚至曾教导她如何在公众面前忍住笑容。1957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曾对公众表示:“对你们而言,我显得有些遥不可及,这是难以避免的。”
新近出版的传记《女王伊丽莎白》披露,即便是女王的密友也不能过问她的个人感受。在这本传记里,作者莎莉·史密斯将女王称为“世界上最有隐私的公众人物”。女王的一位表亲告诉史密斯,女王总是自己解决情绪问题,很少向人倾吐。在位60年来,她从未接受采访。
不过最近10多年,伊丽莎白女王在公众场合开始尝试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这成为了王室进一步蜕变的标志。人们开始看到她在公众场合微笑、在悼念“9·11”事件死难者时流泪。她也开始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威廉王子等孙辈的爱护。另外,尽管女王一直对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的关系持不赞同的态度,但是最终,她还是接受了两人的婚姻。
【将企业经营之道融入王室管理】
100年前,英国历史学家沃尔特·白芝浩曾写道:“王室的神秘感就是它的生命,我们决不能让阳光驱散那种魅力。”无疑,今天的英国王室的神秘光环正在逐渐淡化,但是,在女王的领导下,新的活力正在注入。
包括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内,许多人都把英国王室视为一个“家族企业”,而作为执掌这个家族企业的女“CEO”,已介85岁高龄的女王近年来逐步实现着她对这个企业的“经营理念”。
市场营销专家,英国广告专家大卫·克尔肖认为,英国王室经营之道堪比哈佛商业案例教程。2010年举行大婚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就是英国王室推出的最新品牌。在经历了查尔斯—戴安娜品牌的失败后,英国王室倾力把威廉王子夫妇打造成为亲民、现代化、与时俱进的象征。
而在这场重新定位王室的运动中,女王显示出了对各种媒体传播形式的充分运用。登基之初,女王就确立了每年在圣诞节前夕发表电视讲话的惯例。查尔斯王子出生后,英国媒体首次获准对王储的命名仪式进行了电视转播。女王还是首位在王宫内引入摄像头的英国君主。
2002年,在庆祝登基50周年时,女王首次在白金汉宫花园主办了公共音乐会,其中,女王亲自出席的流行音乐会创下了收视纪录,全球有2亿观众收看了这场音乐会的直播。
信息技术的崛起使王室与大众交流的渠道更为多元化。早在1976年,女王发出了生平第一封电子邮件。最近几年,女王先后开通了她的YouTube频道、推特账号等。2010年10月,女王还在图片共享网站Flickr上开通了帐号,公开了英国王室的600多张珍贵相片。其中包括英国王室成员的生活照、结婚照和一些此前从未公开的老照片。白金汉宫的一位新闻发言人表示:“如果你们留意的话可以发现,女王一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她总是一位变革的先锋,但她同时又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传统的东西。”
【“瘦身”计划挽回民心】
眼下,女王的挑战主要来自国内对于王室开支的不满。
女王成长于二战及战后的艰苦岁月,养成了相对简朴的生活习惯。她每天早餐用大众化的塑料饭盒盛麦片,在白金汉宫等居所推行“随手关灯”的做法,并要求花卉装饰等尽量简单。最近王室的各处宅邸还安装了新的节能设备,以削减供暖和用电的开支。在女王的推动下,与1992年相比,王室的日常维持开支压缩了近一半。1992年起,女王和王室还开始缴纳税金。
尽管如此,英国政府每年仍然要为维持王室支付大量纳税人金钱。2009-2010年度,英国王室共花费了纳税人3820万英镑。一些英国人批评,尽管女王节俭,但其他王室成员“奢侈”的生活方式仍然为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
2010年英国媒体报道说,为了进一步减少王室开支,女王有意大幅缩减王室成员,即只保留她本人、查尔斯王储、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四人作为王室成员。此举有望大大减轻纳税人负担,女王也希望藉此巩固王室的形象。此外,女王已同意改变长子继承制度,并允许女性后代继承王位时拥有同等权力。
而女王还不打算放弃自己的职责,她的前新闻秘书迪基·阿比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女王曾誓言,她将“鞠躬尽瘁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如果她活得像她母亲一样久,她还将在位15或者16年。”
2012年,新年伊始,随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各种细节逐一公布,各种纪念商品和王室传记也轮番登场,在英国掀起了新一波的王室热。英国媒体公布了一项民调结果:超过80%的英国人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表示爱戴,创下了自女王1952年登基以来的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