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传统文化不能靠西洋化复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09:23 环球时报

  作者:王达三

  近年来,围绕传统节日展开的激烈争论成为独特的人文现象。今年的焦点是七夕节改名:有的建议改为“中国情人节”、“中国情侣节”,还有人建议改为“女儿节”或“爱人节”。建议虽不同,但初衷大体相同,也值得赞赏。人们痛感西方情人节在中国大行其道,忧虑中国七夕节日渐式微,希望通过更改节日名称促使人们重视七夕节,以便保存历史记忆、传承传统文化。然而,七夕节之忧恐怕既不在于中国人不重视,也不在于改名称,而在于从过节方式到改名建议等一系列的西洋化倾向。这种借西洋化而复兴传统文化的做法,说到底还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如今年轻人过七夕,或者送鲜花、吃巧克力、喝咖啡,或者相约吃顿洋快餐,有些地方还热衷于举办接吻大赛,而女子拜织女和男子拜魁星,葡萄藤下听私语等传统习俗活动早被忘却。七夕节事实上已与保存历史记忆、传承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风马牛不相及了。将七夕节改为“中国情人节”不但扭转不了“中节西过”的局面,而且还会把名称也西洋化,甚至是忽视乃至偏离了传统: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纯洁两性关系的国度———这与西方的传统有些不同:“情人”二字在许多人眼里仍然是一个十分暧昧的字眼,将七夕节改为“中国情人节”,极有可能为两性道德的堕落推波助澜。再把目光扩展得更宽一些,何止是七夕节的西洋化,整个

传统节日都有西洋化的倾向!将孔诞确立为“中国圣诞节”、将孟诞确立为“中国母亲节”、将重阳节改为“中国老人节”、将风筝节改为“中国儿童节”等建议不绝于耳。

  非但传统节日,整个传统文化、整个中国社会都有西洋化的倾向:中国大学按照西方学科分类将本不分家的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文史哲等不同学科;大学教授把孔子比附于“中国的苏格拉底”,并按照西方学术范式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习惯了谈论舶来的自由、民主、平等而忘记了重温传统的道德、仁爱、中庸;幼童只知道英文字母a而不知道汉语拼音a;传统建筑被推倒而代之以高楼大厦;中医在科学名义下西医化……

  从传统节日到传统文化再到整个中国,西洋化已经成为流行时尚,“西洋无限好,只恨皮肤黄”构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潜在心理特质,也在不断地消磨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失去了传统又何来自信呢。前不久,美国《新闻周刊》上有文章说:“世界汉语热,中国英语火。”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中国化,中国正在西洋化。

  1935年,萨孟武等十位大学教授曾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里感叹:“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如今,在文化领域不要说看不到传统中国了,就连我们想象传统中国的能力也受到很大局限,多半打上了西方的烙印,按照西方的标准描述古代中国和重塑现代中国———七夕节举办接吻大赛的事实和将七夕节改为“中国情人节”的建议,就是典型的例子。

  西洋化确实曾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百余年前,中国人震惊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因此提出了“以西方为师”、“向西方学习”的命题,并最终出现了“打倒孔家店”、“不读中国书”、“拼命往西走”的激烈反传统和全盘西化的现象。中国成为世界上走向现代道路的重要国家中割裂和抛弃自身传统最为严重的国家。

  世与时异。当救亡图存的命题得以解决、中国复兴的势头日渐强劲之际,中国人逐渐走出了“妖魔化中国传统”和“乌托邦化西方文化”的历史阴影,开始重新重视和缓慢回归自己的传统。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曾说:有些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初期往往是以“西方化”促进现代化,后期则往往以现代化成就促进“非西方化”和本土文化的复兴。这是民族自尊感和自信心使之,然而,重视归重视,到底该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原因是我们已经离开传统太久了,因此对传统产生了严重的陌生感和疏离感,我们很难从陌生的传统中去获取自信。更为重要的是,“中劣西优”的价值取向和“以西为师”的思维模式,因长期的影响和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它也在慢慢地毁掉新一代年轻人的民族自信力。

  假如我们还承认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优越性并决心给予必要的重视和积极的回归,就必须明白:一个民族所以为一个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就在于这种特色和韵味的传承和持守。犹太民族能够影响世界,绝不仅仅因为其产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等世界名人,还因为他们两千年来执着恪守犹太教的教义教规和风俗习惯。要知道,以色列建国前后,甚至复活了消失千年之久的古希伯来文!

  中国传统文化不必西洋化,西洋化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当然,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在目前也遭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城市年轻人在七夕节时要找个葡萄园去听私语就确属不易。然而,这也正是对中国人在传统和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二元张力下如何恪守并传承传统的一种考验。处理得当的话,智慧将由此迸发,传统将由此传承,自信将由此建立。中国人将为世界贡献出更为光辉灿烂的文明。▲(作者是北京学者。)

  《环球时报》授权新浪独家使用,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