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子在渊:建设市民欢迎的广场文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09: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子在渊 中大北门广场,南靠巍巍学府,北临滔滔珠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州少见的临江开放式广场,使其成为了广州一处绝佳景观。然而,建成后短短几年,这个城市滨水岸线的标志广场就沦落为“夜市”,露天卡拉OK、探戈舞、溜冰的挤得满满当当,风筝、冷饮、气枪射气球摊点林立,乒乓球桌和租单车档摆满了路面。 近日发生的一件事,起因很简单,因为在广场溜冰发生碰撞,结果双方大打出手,酿成了悲剧。正因广场的管理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因而,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管理规定,准备将禁止溜冰、禁止放风筝等写入其中。 作为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中大北门广场到底有无必要禁止溜冰、放风筝,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市民,我是持赞同意见的。毕竟这个广场规划的本意,是要建成一个与其出身和位置相适宜的文化广场,而不是喧闹的夜市。 再说了,去过广场的人都知道,在那么有限的空间里,溜冰势必会撞到人、风筝线也经常割伤人,因为这些小事,广场天天都会上演斗殴争吵等闹剧。好好的一个休闲广场,完全感受不到休闲的味道,有的只是嗓音、打闹和混乱无序,是该加强管理了。 一个城市的广场,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它不但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也是吸引游人的一道风景。也正是基于此,时下不少城市都大兴广场,而且修建的广场以大为美,甚至以豪华为追求,似乎不这样,就体现不出城市的现代化。 广场是什么?是一座城市奢华的“脸面”,还是市民休憩小聚的公共场所?其实,广场说到底就是市民家中的“会客厅”,是为市民提供聚会休闲的公共空间。据说世界上最早的广场来自于古希腊,“广场”一词即是源于古希腊语。它最初用于议政和交易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从而成为市民社会的发源地。可见,广场非但有开放性,也因其文化性自由性,而成为城市的“理想国”。 然而,纵观时下一些广场,不是商业味太浓,就是充斥着夜市的味道。白天的黄金时间是属于促销的,晚上则被小摊贩霸占。开放性有了,却根本体会不到广场应有的休闲和文化。纽约的“时代广场”、哈佛大学的“哈佛广场”、旧金山的“渔人码头”,这些广场之所以享有盛誉,其实都跟它丰富的广场文化密切相关。每逢周末及假日,广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群众表演,如高校的乐队、民间艺人的杂耍、舞蹈等。不知道我们的广场何时能够真正地归还广场的文化内涵。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