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军:九一八既打开历史也要开启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09:36 新京报

  作者:叶志军

  济南市婚庆庆典协会在网上发出倡议,呼吁新人婚礼避开9月18日这一天。(据《齐鲁晚报》)

  “九一八”,这是一个沉重但是却又必须面对的话题,我们除了警钟长鸣以醒国耻,规避庆典以示纪念之外,面对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段最惨烈的光谱,我们又该从中寻找一些什么?又能从中寻找出什么?

  “最大的灾难是不许彻底追问灾难”。如果说抗日战争是国人的一段屈辱史,一段抗争史,那么除了周期性的祭奠以外,我们真的记住那场战争了吗?

  知耻近乎勇之后,更该是知耻而后勇。我们不愿看到,这段本应该成为中国人精神富矿的历史,随着时光的湮灭,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只是作为一个符号,待到特定的时刻拿出来祭拜,而却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国人血液中,成为一段永恒的基因。

  历史符号化,纪念格式化之后,剩下的也只是萧规曹随的按图索骥。勿忘国耻固然重要,但如何以展望未来的胸襟去告别过去,才更值得期许。西谚有云,“宽恕你的敌人,但不要忘记他们的名字。”一个强大民族的成熟和自信,不仅是建立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情节上,更是建立在对繁荣富强的制度性探索和思考上。衡量中国是否真正崛起,要看我们铭记历史的本事,还要看我们走出历史阴影的能力。

  如果说在“九一八”之际规避庆典,还只是为历史尊者讳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么,截至目前,我们还只是用了“九一八”这把钥匙的一半功能———我们用它来打开历史之门。其实,这把钥匙的更重要的部分还在于,它同时可以打开未来之门。而这,才是更值得人们思索和实践的。

  在“中国功夫”和“日本剑道”的竞争中,考验的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思,更比拼的是对未来的掌控。幸运的是,我们现在牢牢地掌握着打开历史和未来之门的钥匙;遗憾的是,有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它。

  □叶志军(吉林

公务员)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