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逃避不了心底的那块棉花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09:50 中国网

  作者:陈一舟

  新疆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已陆续下到田间地头,勤工俭学拾棉花。拾棉花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眼里成了一项“痛苦”的任务,家长帮孩子完成任务、学生交钱买“任务”、施“苦肉计”开病假条等。为了防止学生逃避劳动,各学校想出各种办法“迫使”学生完成“任务”。(《都市消费晨报》9月23日)

  “拾棉花劳动课”之所以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拾棉花既苦又累,还耽误学习时间,应该淘汰拾棉花这种勤工俭学的方式。表面上看似乎如此,其实不然。

  笔者曾经在新疆从军生活多年,我知道,“摘棉花”在新疆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教育活动”——作为地广人稀的产棉基地,棉田在成熟期急需大量劳动力及时采摘下来进行加工,否则棉农一年的辛苦就会化为泡影。因此,组织学生去棉田里劳动长期以来是一种“教育传统”,一则锻炼身体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二则弥补特定时期当地劳力不足的状况,根本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至于说到劳动强度,熟悉棉花种植的人都知道,棉花个大“压沉”,在我的军旅生涯中,部队搞双拥共建往往多是发动官兵到农场去帮助棉农摘棉花,那时候,一个人一天起码采摘上百公斤棉花。我以为,每天采摘几十公斤棉花,对一个大学生而言并不是多么不可承受的体力劳动。

  “拾棉花”这种勤工俭学方式或许存在需要“改进”和规范的地方,譬如时间和劳动强度的理性把握等,但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娇生惯养吃不了苦,稍稍参加体力劳动便叫苦连天,更不要说下地干农活了。再加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又过于溺爱,往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学校组织的“拾棉花”屡屡引起来自学生和家长双重的强烈质疑,出现家长帮助孩子千方百计逃避“拾棉花”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拾棉花”的课余劳动,自然是可以逃避掉的,不“拾棉花”也说明不了什么;但几天的劳动能逃避,心底的那块“棉花田”——缺乏吃苦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心灵荒野,又如何能逃避得了呢?今天,家长有能力帮孩子绕开了“拾棉花”的农田,可漫漫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比比皆是,谁来替他们永远遮风挡雨?

  新疆大学生逃避“拾棉花”的“三十六计”,其实不过是一种缩影罢了。心底的那块“棉花田”如果不尽快采摘出来、播下希望和热爱劳动的种子,任何的勤工俭学方式都不会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对此,需要反省和反思的,恐怕不仅仅是青少年一代自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