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顺:少打孩子这张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4日08:41 红网

  作者:王志顺

  “孩子是家庭最大的权威。”这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生意人抓住了这个特点,如在电视上天天打出广告语:“今天你喝了没有?”只要孩子想喝,钞票准能赚定。这当然是一种生意经。做不做广告在他,花不花钱在你,没有人强拉硬逼,尚属“周瑜打黄盖。”

  遗憾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孩子是家庭里的权威地位,正越来越被方方面面的人士所看重。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例如10月2日《扬子晚报》有一则消息称:南京龙江小学同时面对家长和学生推出《绿色公约》,记者看到,这份公约从生活细节着手提出了14条要求,例如,每人准备若干条棉质抹布;少用、不用餐巾纸和纸质抹布;自觉利用多余作业纸自制草稿本;每个家庭尽量不同时使用两台电视机……。看了这份公约,有的家长本不怎么乐意,无奈,公约上有一条:学生的表现如何将和今后的评奖挂钩。从孩子角度出发,家长只好在公约上恭敬地签上自己的大名。

  其实,像这类要搞好需要群众参与的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孩子的做法俯拾即是,大有推广普及之势。例如某乡不根据具体实际,强行推广“改水改厕”,有的农民顶着不改,于是乡里一纸通知,学校停课一星期,学生回家帮助家长改水改厕,完不成任务,别来上课。这一招果然灵验,有的家长下雨还在继续赶工,有的还把刚建好的厕所打掉,按照上级规定的样式重砌重造,大大加快了改水改厕进度。比那苦口婆心的说服、动员、示范,简单多了。

  前不久,我还在有关新闻媒体上看到,有个地方行政长官大人的老母去世,市里通知学校停课一天,要求所有在校学生必须前去为这位长官的老母送葬,违者,校长受处分,学生开除学籍。有此硬杠杠,谁个家长不配合?

  至于有些学校为了“开发家长资源”,也是打着学生这张牌,更是不言自明。

  然而诸如此类把孩子当王牌打的办法,虽然有立竿见影之效,却潜藏着诸多弊端。就南京龙江小学同时面对家长与学生并与家长签订的《绿色共约》来说,学校未免有强迫命令和越权之嫌。家长未免有低触情绪。众所周知,孩子的文明行为的养成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但要与孩子的家长签《绿色公约》,怎么说也是政府或社区或街道或村委会的事啊,学校凭什么就越俎代庖了?而就某乡推行“改水改厕”下文件让学生放假回家帮助家长而言,除了同样有强迫命令之嫌,它同时还助长了某些基层干部简单化的工作作风,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嫌;从中也暴露了干部工作的无能,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要求学生为其老母送葬的那个官员,简直就是官员中的败类。

  当然我最担心的还是,假如孩子有一天长大了,也如法炮制,那岂不是我们这一辈人的罪过和党国、人民之不幸?

  有此种种,虽说打孩子这张“牌”几乎有必胜的把握,但笔者以为,还是应慎打少打甚至不打为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