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纯:周国平惶恐论是可贵的文化自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15:23 深圳商报

  作者:郭之纯

  “我尝自问:倘若我的一本我自知比较浅的书发行几百万册,我会如何?答案是我会万分惶恐!”—这是知名学者周国平近日在个人博客中申明的一个观点。这句话的背景,是其感慨于时下的大众文化消费过度满足于“媒体配置的文化快餐”,譬如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书籍过度追捧,并天真地将其视同于“研习国学”。

  尽管有着这样的特定背景;尽管不同的著作者之间识见必有高下,论点多有差异;尽管此人眼中“比较浅”的书,在彼人眼里可能就是字字珠玑的鸿篇巨制……换言之,即便“比较浅”的书在市场上火爆也很正常,但这并不代表周国平先生这一观点是苛刻的或是无的放矢。在笔者看来,若此“惶恐论”不仅体现出一种严肃的治学态度和可贵的文化责任感,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其无意(或有意)搔中了时下文化圈的痒处,点破了一个已经不是秘密的秘密。

  固然,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信心是将研究做下去的基础;然而,懂得为自己“比较浅”的观点惶恐不安,甚至常持自我怀疑的态度,是知识分子更可贵、也十分必要的品性。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咳唾皆为珠玉”,名家学者发表一些“比较浅”甚或不尽成熟的观点在所难免;另外,从丰富文化、启蒙大众的角度,即便“比较浅”或有争议的观点,也自有其存在价值。但是,既然自知“比较浅”,就应该向读者坦诚,不应该大肆炒作,尤其不要试图将其装扮成“圣贤者言”的样子,以“无比正确”的显学姿态示人。

  然而,观诸时下的文化圈,却恰恰是后面这种不应该的做法,正渐成气候。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过剩的年代,各类“文化”产品也泛滥成灾了,每年各种出版物之多难以计数。出版物虽多,却极少听到有人为自己的作品而“惶恐”:哪怕作品或观点被人指出了硬伤,被驳斥到体无完肤,也鲜见真诚反思、自我批评者——相反,人们所闻所见的,多是无度炒作,是肉麻互捧,是巧言矫饰,是各种无所不用其极的“忽悠”手段。诸如“某作品填补某项空白”、“某书获某国大奖”、“某某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相当多的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类或是夸大其辞、或纯属子虚乌有的炒作闹剧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包括某些名家学者在内,许多

文化人不仅不为“比较浅”的观点惶恐,甚至还故意“曲学阿世,虚谈眩人”——这一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令人不耻的文人品行,如今竟衣钵者众。故意“曲其学”、“浅其说”而阿世、而自肥、而捧臭脚者,比比皆是,代有丑闻。而且,北岛吟出的那句著名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竟一语成谶,在时下的文化圈不时应验。

  这些做法,显然已经走到了周国平所提“惶恐论”的反面。从本质上看,这是对文化圈的污渎,是对知识分子角色的背叛。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古时的“士”还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都有着非常相似的价值准则。其准则若用中国文化传统表达,约可简述为“志于道”,立“澄清天下之志”,“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用西方现代概念表达,则是充满理想,对社会满怀热情,对公共利益有超越个人私利的关怀和思考。作为知识分子,这种担当精神是基本的起点;这种道德文化的自觉是判断一个人“文化”与否、“公共”与否的分水岭。因此,作为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就必然会对自己“比较浅”的观点感到惶恐——惶恐于万一“谬种流传”的恶果。

  就文化圈的道德风尚而言,“无知者无畏”并不可怕,“无耻者无畏”却非常值得警惕。而不懂“惶恐”的文化圈,无耻且无畏者势必越来越多,从而将这个圈子糟蹋得不成样子——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就此,最近中国作协笑纳抄袭且拒不道歉者入会事件,或便是一个小小的征兆。

  因此,周国平“惶恐论”非常值得反省、讨论、提倡。期待这一观点能成为文化圈的热点问题,成为文化圈一次自我救赎的契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