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深圳为什么能为农民工养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05:20 中国青年报

  作者:乐毅

  据报道,目前深圳市养老保险参保人达422.5万,其中农民工占总参保人数的66%,已有100多名农民工在深圳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深圳下一步将实施农民工融入深圳社会计划,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居民接纳性态度。(《南方都市报》10月7日)

  这当然是条好消息,也希望深圳市这个农民工融入深圳社会计划中的其他措施,如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和增长机制,对发生过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和重点监控的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用3年时间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等等,都能顺利地落到实处。它将对全国其他地方起到示范作用。

  深圳从一个渔村起步时,是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工业发家的。经历了蛙跳式的演进,使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为深圳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1991~1998年间,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过54.2%。通讯设备、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现在是深圳的支柱产业,拥有像华为、中兴、朗科、迈瑞等一批知名企业。加上相对较为成熟的第三产业,使得整个深圳市的产业结构已经较为先进。这一切,为深圳的“融入计划”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西方国家能为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备福利?除开福利制度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的产业结构支撑得起那样的社会福利,其附加值高。一个

波音公司的员工,他一年创造的产值可达几十万美元,这才养得起包括他女儿牙齿保健在内的福利体制。可我们那些从事低附加值加工工业的工人,一年创造的产值也就几万元人民币而已。这样低的附加值,是不可能为社会支撑起一个充裕的福利供给的。所以说,深圳开始农民工融入计划,一部分原因是来源于其产业结构的优化。

  常听到有学者津津乐道于中国的低工资优势,并以此反对提高工人的待遇,理由是担心加工工业会被越南等低工资国家抢走,这实在是另一种形态的泥古不化。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发展时,以低附加值加工工业起步是自然的选择。但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后,不思产业升级,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人民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是天经地义的,吃饱了饭,就会想吃肉,有肉吃了就会希望有保障。而低附加值加工工业至多也就能让人有肉吃,它们支撑不起“有保障”的渴望。一个国家长期停留在加工工业阶段,不但经济会十分脆弱,经不起国际经济的风云激荡,而且民间的不满也会增长,骂娘声将越来越多。还有一点,由于加工工业对工人技能没多少要求,长期来说会强化工人的弱势地位。贫富悬殊也多少与产业结构有点间接关系。

  所以说,深圳实施农民工融入计划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进步中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并由此多思考一些国家发展与国民发展的互动关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