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结海:面对诺奖,如果中国有741个张维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08: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张结海

  每次诺贝尔奖公布之后,中国的媒体都会出现许多反思中国学者为什么至今无法获奖的文章。除了一些媒体人,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学者自己写的。有反思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迄今为止却少有真正反思到点子上的。

  我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可以把中国学者分为四类:第一类有话语权,却并不真正知道诺贝尔奖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言论具有相当的误导性;第二类有话语权也了解诺贝尔奖的本质,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很少对此发表看法。比如,郎咸平先生;第三类了解诺贝尔奖却没有话语权。比如一些理工科的学者,学术成就卓然,但是公众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第四类既有少许话语权也大致了解诺贝尔奖,且乐于对此发表看法。

  我自认为勉强属于第四类。我的观点是,中国本土学者迄今为止未能获得诺贝尔奖,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总体上以“全球范围内的原创性”为最重要指标的评价体系。

  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生病住院期间对前来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他最大的遗憾是中国至今没有建立起培养大师的制度。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有大的原创性。什么是培养大师的制度?第一步就要以原创性为学术研究的指挥棒、指明灯,因为原创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全球范围内的原创性恰恰是诺贝尔奖的核心。

  那么中国学术界的评价指标又是什么?答案是,分量。可惜此“分量”不是彼“分量”,而是用物理学中的重量。比如,一个广为中国人接受的观念是:书,由于它“厚”、“重”,而被认为比论文更有价值。据我所知,许多中国的学术单位规定,评“正高”必须有一本专著。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

中国经济学家到美国拜见一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会见结束以后,中国的经济学家向对方索要专著。后者回答说:书?我从来没有写过书。中国经济学家大为惊讶:您这样的大师怎么会没有专著?

  其实,除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外,还没有哪一位诺奖得主是因为写了一本书而获奖的。他们中许多人确实一辈子也没有出过书;或者所谓的书,也不过是在中国更加不值钱的论文集。

  也许有读者要问,中国不是也有很多学术大师和权威吗?是的,但那可能只是中国式的,如果用原创性这个指标去衡量,许多所谓的权威恐怕只有小学水平。中国的有些权威往往只是第一个把西方某个理论、流派介绍到中国来的人,他们的所谓专著本质上是译著。

  用原创性这个指标去衡量张维迎的学术研究,张肯定谈不上世界水平。但是,2003年张维迎鼓吹的北大教改却是唯一一次朝向“原创性”方向迈进的改革。这次改革注定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它要革掉中国至少90%不原创的学者的命。

  但是,中国学术界一天不建立起以原创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的体系,中国学者就一天也看不到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

  我当然知道张维迎所谓的名声不好,尤其是与郎咸平相比。但是,在诺贝尔奖这件事上,我们有10000个郎咸平也于事无补;但是如果有741个张维迎,我们也许已经看到了诺贝尔奖的曙光。

  741,这是截至2007年5月18日中国全部大学的数量。(作者系知名心理学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