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庆安: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06:39 新京报
作者:周庆安 10月8日,随着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公布,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季又将开始。截至10月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将陆续揭晓。这一次的生理/医学奖由来自美国的马里奥·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来自英国的马丁·伊文思因胚胎干细胞研究而分享。 每一次诺贝尔奖颁奖,总会引发国人对于中国科学家获奖的期待。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代表世界最高科学褒奖的诺贝尔奖从未落在中华大地上。这让许多中国人为之扼腕。个中原因众多学者自有高论,但是前一段时间中科院院士王绶绾先生的断言却从根本上谈到了诺奖在中国的尴尬,他说:应试教育出不了诺贝尔奖。这句话得了教育研究的真谛。与应试教育相对照的素质教育在中国也推行了一段时间,在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中小学中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从目前许多中小学生家长的反应来看,在高考这个最大的考试指挥棒之下,应试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的主旋律。即便是刚刚过去的暑假和十一黄金周,也成了学生们准备各种考试的“黄金时间”。 从广义上看,应试教育也对目前的科研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某些领域,虽然不再有考试标杆,但是同样有“应试思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者张结海就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他听过的一堂地理课上,老师问学生,你们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有的同学说像公鸡,有的同学说像山羊。接下来老师一再问后者,“你们再看看真的像山羊吗?”他把“再”字说得震天响。于是那些同学胆怯地说:“像公鸡”。 而论文挂帅等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让那些十年磨一剑的科学工作者,变成了“一年打十件”的计件工人。而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恰恰就在于取乎法上。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自由空间,诺奖得主们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和开拓性的思想,来夺取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皇冠。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官员就曾经对新华社记者解释说:宽松的研究环境、让思想自由奔驰的学术氛围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科研态度,是创造诺贝尔奖得主的沃土。 应试教育的最大问题,恰恰就在于通过不断的标准化和试卷化,让应试者和教育者都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开拓精神。当这个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唯一的时候,我们还怎么来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选拔新的诺贝尔奖得主。更重要的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再创造,如果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在考试中获得高分,那么我们很难想象学习和研究的乐趣在哪里。而2001年诺奖得主保罗·内斯恰恰说,没有兴趣,他完全不可能完成枯燥的研究。 当然,有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完全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高下的标准。在目前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一个国家是以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的。但是诺贝尔奖所象征的最高科学贡献,却是始终不变的。诺贝尔奖之所以成为衡量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正是因为这些诺奖得主们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和技术前景,而不是一套新的科学标准。 教育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如果说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因为教育资源的局限,我们不得不以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并非最好但却可取的选拔标准,来培养人才的话;那么今天教育资源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足以让国人有机会对应试教育进行变革。问题只不过在于,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动力和魄力。在目前这个阶段,中国人恐怕还要多想想诺贝尔奖以外的一些现实问题。 □周庆安(清华大学教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