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谁能获得诺贝尔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08:31 长江商报

  作者:丁刚

  在很多人看来,要想拿诺贝尔奖,必须要在某一领域有重大发现或建树。但是,世界上每年有那么多人被推荐为候选人,但最终最多也只能有三人胜出,这不是光靠贡献就能够得来的。

  ——丁刚(北京资深媒体工作者)

  在很多人看来,要想拿诺贝尔奖,必须要在某一领域有重大发现或建树。但是,世界上每年有那么多人被推荐为候选人,但最终最多也只能有三人胜出,这不是光靠贡献就能够得来的。据瑞典媒体分析,候选人大体上要有五个条件:一是成果能为人所知;二是时机;三是经历;四是包括语言、组织等相关能力;五是助选。

  成果为人所知,在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如此便捷,一般来说,不会是一个问题,但时机就很重要。曾经有很多人,虽然很有成就,但却失去了获奖的机会。比如中国作家沈从文,他的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得到广泛承认。他也曾多次获得文学奖的提名。但据说在非常接近获奖时,却不幸去世,失去了机会。

  科学研究的经历也十分重要。美国梅隆基金会的社会学家朱克曼调查发现,在美国所有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半数人曾同其他诺贝尔奖得主一同工作或学习过。她称此为“惊人的发现”。

  获奖者的社交能力不可忽视。通常,获奖者除了要在仪式上做演讲,还要参加许多由高等院校组织的座谈活动。而在当今西方各研究机构中,学术带头人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争取更多的科研资金。

  最容易引起问题的是助选活动,因为它不能完全排除企业或个人关系的影响。现代科学的成果往往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西方国家一些研究项目的带头人与企业或由企业赞助支持的基金会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对获奖带来一定的影响。

  人们担心的是,助选过了“度”,就会影响公正。而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一直是在绝密情况下进行的,评奖内幕的有关文件要到50年后才能解密。

  笔者当年在瑞典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件与此有关的事件,现在重作回顾,也许会有助于大家对助选的认识。那是1995年的9月,瑞典《每日新闻》刊登了该报两位记者经过一年多时间调查而写成的系列报道——《公司“购买”了诺贝尔奖》。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揭露了1986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评选与

意大利费迪亚(FIDIA)医药公司的某种联系。

  那一年的获奖者之一是86岁的蒙塔尔奇尼,她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治疗心肌梗塞、中风、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数年后,意大利一位因受贿而被揭发的官员透露说,为使蒙塔尔奇尼获奖,费迪亚公司花费了900万美元。原因不复杂,就是因为蒙的理论与费迪亚当时开发的一种新药相关。当蒙塔尔奇尼的理论重新受到关注,费迪亚的新药也就打开了市场。但好景不长,一些科学家对费迪亚的新药做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其功效并不像费迪亚公司所宣称的那样,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将这种药品撤下柜台,而费迪亚公司也因行贿而被揭发。

  据称,当时的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的五位成员中,有一人是世界著名神经医学专家赫克费尔特,他以及他周围的专家自然就成了费迪亚公司的“主攻对象”,调查表明,赫氏和他的夫人,以及他的研究小组都得到了很多实惠。

  这篇报道刊出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委员会发表了公开信,否认了和费迪亚公司有任何联系。公开信说,诺贝尔委员会每年要向全世界两三千杰出科学家发出邀请,请他们推举候选人。委员会在评选出当年的获奖者后,还要交由50位卡罗林医学院的教授组成的诺贝尔奖大会审核。没有任何一个委员可以单独影响整个推选和评选过程。但公开信证实,赫克费尔特教授曾担任过费迪亚公司在美国设立的研究所的顾问,还证实了他曾获得过该公司颁发的古尔基奖。

  笔者后来采访过撰写报道的一位记者,他说,发表这些报道的目的并非是要揭露诺贝尔奖的“阴暗面”,而是要向公众表明,诺贝尔奖的推选和评选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近年来,诺贝尔奖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最后阶段,要从5-6个几乎具有相同资格的候选人中选出一人,取舍时难免会出现私人关系因素的影响。 其二,委员会的评委来自同一学校,他们相互之间十分了解,有的是连任数年,而外界又不会了解评选过程。其三,各大医药公司对推选一定的候选人获奖十分重视,千方百计施加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势必会影响到诺贝尔奖的公正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