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纯:诺奖惆怅中的文学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08:28 深圳商报

  作者:郭之纯

  一年一度,诺贝尔奖再次让国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失落感。作为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且有着五千年文明传统,在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事中却总是只能充当观众,个中难堪确乎是显然的。那么,国人还在期待诺贝尔奖么?

  对诺贝尔文学奖,说国人“仍然期待”显然过于勉强。在有着悠久的“文人相轻”传统的中国,到底谁最接近获取这一奖项的资格,根本产生不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和说法——多数文学家大概都不怎么情愿,让另一个文学家以获奖的方式拉开与自己的距离。应该说,这种心态是人们将不获奖的惋惜更多给予沈从文、鲁迅、老舍等过世作家的原因。不过,要说国人特别是文学家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完全绝望,好像也不符合实际,这从每到此时那么多的吵吵嚷嚷可以看出。鉴于目前文学在中国的江湖地位每况愈下,用这个世界普遍认可的奖项为文学找回点面子,实际上也是业内的普遍期待。

  这种复杂的心理背景下,国人特别是文学人士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普遍态度,可以简洁地总结为一个词:惆怅。这个惆怅,比“酸葡萄”多些服气,比矜持多些犯贱,失望中略有期望,安于寂寞的平静外表下其实又有不少躁动。由这种特殊心理出发,诸多文学人士面对诺贝尔文学奖做出许多令人开怀的表演——譬如,做出一些无底气的批评,无根据的臆测,摆些没来由的谱,许些没可能的宏愿。

  近年来,对诺贝尔文学奖国人有许多非常有想像力的解读和诠释:“游戏论”有之,“政治论”有之,“阴谋论”有之,“平衡论”有之……通过种种奇谈怪论,诸多文学人士在对诺贝尔文学奖成功地完成矮化的同时,也不太成功地完成一些自我抚慰,找回了一点对自己文学的虚弱自信。

  面对此困局,也有人“另辟蹊径”,譬如有人拉出了一份“被诺贝尔先生错失的大师”的名单,以卡夫卡、托尔斯泰、博尔赫斯等作家同样不曾获得诺奖,证明该奖项“不过尔尔”;一些比较主流的作家,则对此干脆摆出一副“不在乎”的矜持姿态;而曾经的名诗人汪国真,好像更“实际”一些,据闻他已经立下宏愿:决心写出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然而,不管业内人士如何表演和表态,文学圈之外的人们却自有观感,并已基本形成了一种习惯性做法——每年,大家在继续讨论“我们离诺贝尔还有多远”的同时,往往还要借这个机会表达对文学圈的不满和不屑,对当下的文学和文学家们进行程度不同的挖苦乃至羞辱。总之,遥远的诺贝尔文学奖有着巨大的效应,因为有诺奖,中国文学可以每年都被反思一次,却也每年都被集体轻蔑一次。因为诺奖的存在,文学的尊严正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不断经受煎熬。

  是的,中国文学家迟迟难与诺贝尔文学奖结缘,这的确关乎文学的尊严。不过,并不是因为诺奖不对中国当世文学家表达最高敬意,中国文学就没了尊严。真实的情况或许恰恰相反,应该是因为中国的当世文学家不自尊、不努力,对文学缺乏真正的热诚和坚守,才使中国当世文学难以得到认可,其尊严每况愈下。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产生不了诺奖获得者,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该奖项特别注重的是文学本身的质素尊严: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往往在世界范围内寂寂无名,被中国的批评家们斥为“文学竞猜游戏”(徐来),嘲为“华丽的文学纸牌”(朱大可),讥其“是对文学的缅怀与追悼”(叶匡政)。但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恰恰说明了诺奖评委们对某种文学理念的坚持。以莱辛为例,一个88岁的耄耋老者,而且最重要的作品发表于45年以前——将文学界这一至高荣耀颁给她,当然是对文学经典的最佳追念,对坚守寂寞的文学家的最好肯定,对文学尊严的最强呼唤。

  总之,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种种反应,折射出中国文学的生态,从中有望找到医治某些文学顽疾的药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