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制造面对诋毁,应主动出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09:52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商汉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如果说海外对中国产品质量空前关注仅仅是新闻炒作的话,那么其中捕风捉影、含有恶意诋毁的报道就是新闻泡沫了。事实证明,正处于经济上升期的中国,对付新闻炒作尚可遵循公关规律如太极拳般地借力发力,但对付新闻泡沫则很难以逸待劳,瞄准源头主动出击方为上策,最好让它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破灭。

  最近发生在菲律宾的“有毒奶糖”和新西兰的“甲醛服装”事件验证了这一点。海外新闻泡沫打击中国产品名誉的现象并不神秘,只是除了几大经济强国的舆论压力外,一些中小国家更易生成这种新闻泡沫,其传播放大的过程使中国不得不察。

  涉及中国产品质量时,那些在真假新闻之间“打擦边球”的本土化报道之所以仍被一些媒体积极播发,不仅因为事关民生的标题很迎合其当地媒体读者的需求,还因为它们颇能在西方制造的“中国产品问题多多”的舆论氛围中得宠。中国

商务部官员早在两个月前就明确指出,诋毁“中国制造”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此谓一语中的。

  在海外媒体队伍中,那种追逐名利、抛弃道德的记者也并非罕见,恰好成了利益集团乐意下本钱大做文章的对象。在谈到中国产品质量时,某些报道也就不可避免地夹带着狭隘的本土成见和贸易保护主义思维,以至于矛头直指具体中国企业的产品名誉。

  由于挑战的存在,我们熟悉了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以及国内产业界为“中国制造”而组织集体采访等对策。这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积极声音。但是,从一家媒体到另一家媒体的讹传很难消除在一朝一夕之间,还有不少海外媒体不屑于“正面炒作”,依然带着成见各说各话。因此,捍卫中国产品声誉的战线正从国内延伸到海外。无论对方国家大小,只要那里存在中国产品的市场,就需要从消息源头将耸人听闻的新闻泡沫甄别出来。

  虽然诋毁和讹传的市场大都见于当地媒体圈,而且一般难以登上主流

国际新闻的台面,但当地百姓对当地媒体以当地语言传播的消息最为敏感,他们对中国产品的负面印象将挥之不去。

  对付海外新闻泡沫,是坐等“事实胜于雄辩”以期不了了之,还是主动向海外出击匡正说法,赢得海外市场信心?这一选择将决定中国产品的前途。菲律宾和新西兰的事情说明,诋毁中国产品的新闻泡沫完全能够在“第一现场”被直接捅破。海外出击的手段不免费些周折,但对于遭受假消息污染的当地舆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澄清舆论更有效的了。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