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研究生教育已处于信用破产的边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15:07 南都周刊

  文 张鸣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武夫治国梦》、《历史的坏脾气》、《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等。

  研究生教育外表很光鲜

  最近,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读过研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对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教授们,不会感到舒服,当然他们可以祭起采样、统计、回归之类的科学大旗,质疑其可靠性,甚至由有关部门出面,弄一个针锋相对的调查,给自己遮一下丑,但是,如果这些人拿出良心来,扪心自问,应该知道,这个结果是真实的,实际的研究生教育状况,只能比这更糟。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大头在高校,因此,下面我主要谈大学。

  其实,无论从数据还是从大学的现场看,我们现在的大学研究生教育,相当亮丽光鲜,人数众多,几年就翻了几番,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且学校的大楼盖得都很漂亮,很宏伟,楼里的设备也相当先进,连某些社会科学的学科,也建起了实验室,计算机室,我所在的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居然还有模拟联合国辩论的专有试验室,据说,进去一看,里面一堆的设备和耳机,不知道是不是装上了同声传译机器。

  漂亮的大楼和先进的设备,但是里面受教育的研究生却怨声载道,感到满意的人少。上面提到的调查,忘了一项,即追问那些对研究生教育感到满意的人,他们受教育的动机。其实,在这些人中间,绝大部分人是压根就没打算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得到什么的,他们接受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无非是为了得到一个文凭。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最对只求文凭者的口味,这些人相当多属于在职生,没有毕业找工作的问题,对他们来说,读研,就是为自己镀层金,以便于今后的升迁,由于他们在职,甚至学习期间也不脱产,因此,教育环节越是马虎,便于通过,就越是有利。对于按正常程序考上来、期望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更上一层楼的学生而言,研究生教育很难令他们满意,不仅不满意,甚至在私下议论和网上论坛的匿名发言中,充斥了对学校和导师的怨恨。

  高校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首先跟这几年大学的大跃进有关。今年在校研究生数量为110.5万。研究生招生的数量,是大学当局最喜欢的数字之一,因为这个数字,不仅代表着学校的规模,还标志着学校的档次,标志着学校在整个的官方

大学排行榜上的位置。

  几乎任何一个大学的负责人,在对外介绍自己大学的时候,都会如数家珍地列举自己的学校有多少个博士点,多少个硕士点,多少个一级学科(表明可以自己设置博士点),多少个重点学科(表明可以增加能带博士的教授名额),他们不仅在国内如此炫耀,到了国外也这样夸耀,全然不担心人家笑话,说明这些“点”以及相关的研究生数量的多寡,作为一种政绩观念,已经深入我们的大学当家人的骨髓。同样,对于那些档次低一些的大学而言,有硕士点是上了一个台阶的标志,如果连博士点都有了,那么学校的校长,大可以告慰自己的祖宗了,下一步,就该争取一级学科和重点学科了,有了这个资格,或者说上了这个台阶,就可以放手大招特招研究生了,也意味着,学校里所有的教授,在名片上都可以印上“博士生导师”五个字,这在中国大学里,意味着最高的荣誉。

  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各个大学如此痴迷于各种“点”和一级学科与重点学科的评审,每到评审时节,大家各显神通,跑部钱进,甚至上级下死命令,不惜代价,也要拿到。害得教育部每年强调要严控审批博士点和硕士点,但是“点”还是不可遏制地增加。也就是说,各个学校,对于研究生扩招,甚至比本专科学生的扩招,还要有积极性。学校和老师有积极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也很有积极性,由于扩招,本科生太多,社会评价贬值,于是大家升一级,竞相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实际上是把研究生当成了过去的本科。

  研究生数量以每年25%以上的增幅增加,即使学校的基础很好,也难以承受,更何况,我们的大学经过“文革”的长期破坏,在大幅度扩招之前,还没有恢复元气,而扩招带来的大学合并、盲目扩张等结构性问题,事实上又加重了大学的内伤,即便没有目前高校系统那种华而不实的指标评价体系,大学都很难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研究生培养的“土法炼钢”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研究生培养,制度化程度就不高,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所谓的严进宽出制,只要考进来,差不多都能毕业,而且是按学制时间毕业,博士生三年,硕士生三年或者两年,如果哪个导师胆敢给他的学生论文枪毙了的话,多半会引起轩然大波,即便只是让学生延期毕业,学校方面也不鼓励,博士生只要过了三年,学校就不再提供住宿。

  在西方发达国家,博士生资格考试,一般要布置上百本书,在这些书中随意出题,考试要经过几个环节,一考要经过十几个小时,考出来,学生就像脱层皮,然而,在我们这里的某些学校,这个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的关键环节,几乎变成师生之间互相吹捧的联欢,学生一点压力都没有。硕士研究生有的学校两年,有的学校三年,但是无论两年三年,都要求交论文,三年制的学生交论文,时间还勉强够,两年制也交,明显时间不够,但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对策,反正都得走程序,论文质量保证不了,就没有人管了。

  最可恶的是,几乎每个大学,都要求研究生(有的只要求博士生)毕业之前,要交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否则不许答辩,在如此短短时间内(一般都是两三年),即使是学术上很有积累的人,写出合格的论文,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这些学生,多数是学术上的新手,写不出来,就只好抄,学术期刊,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需要,也大开方便之门,收费发表,只要交足了钱,就能发表,期刊个个养得肥肥的。其实,学校的这种无理要求,无非是发动群众“土法炼钢”,利用学生增加本学校的论文发表数量。

  不用问,研究生教育出问题,带研究生的导师,责任也相当大。说起来,我们的大学都在鼓吹培养大师,但是实际上大家只热衷于盖大楼,别说大师,连“中师”、“小师”也没有。严格地说,现在合格的导师很少,多半属于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老板型,学生招进来,就拿他当雇工;一是放羊型,学生招进来,不闻不问,到毕业也见不到几面;一是护犊型,对学生不错,只是学业上的指导有限,不许别人批评自己的学生,论文无论好坏,都不能说。当然,也存在综合型的,即上述毛病都有者。

  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短时间内,培养出能够适应我们扩招需求的导师来,除非我们大规模引进,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学掏空。严酷的现实是,现在的大学体制,凡是认真老实做学问的人,往往被边缘化,活跃在上面的教授们,即使从前做过学问,现在也不做了,出国多,开会多,成果也多,但垃圾更多。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大学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已经处在信用破产的边缘,只是因为国人中的多数没有这个条件去用脚投票,但是多数的研究生,在心里和嘴上已经给我们的高等教育投了否定票。

  南都周刊稿件,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