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乔永远:海外大并购不能代替个人投资多样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14:28 新京报
作者:乔永远 据新京报26日报道,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于当日就战略合作达成协议。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此前,工行于今年8月收购澳门诚兴银行79.3%的股份;再之前2006年底收购印尼哈林姆银行90%的股份。关于海外并购的消息还有很多很多。 在热衷于拥有一切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代!但事实上,中国金融业的海外并购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手持公开上市发售股票所融得资金及经营改善所带来的盈利,金融业企业在中国国内面临有钱无处投资的苦恼。 银行业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中国内地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衍生品没有上市交易;银行业对于风险的管理水平和定价能力也不能适应中国企业的发展。而传统的银行业务对于中国的企业成为鸡肋,新的融资方式,如发行企业债与公开上市慢慢成为企业融资首选。银行业积累了大量存款从而无法成功放贷。这一现象使得银行业竞争加剧。竞争加剧也会使银行不得不向有更大风险的客户发行贷款,从而使银行本身风险加剧。同时,中国银行类企业的海外业务非常不成熟,无法为客户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银行产品。 证券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证券公司的股票承销业务近年来增长迅猛。同样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和资产价格的高估,证券类企业的自营与经纪业务也有很大增长。但是此二者均不能带来长期可持续的盈利,换句话说,都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泡沫。 在成熟的金融市场,证券企业一方面通过交易证券衍生品把自营资金的风险降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把资金及经营业务配置到全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分散了其风险。而这两种措施对中国市场上的证券类企业来说,都为目前的监管框架内所不允许。 所以,大规模并购全世界的优质资产,不但是银行和证券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拓展海外市场的必要步骤,也是消解融资之后庞大现金压力的现实选择。而金融类企业的出国并购行为,却无心插柳地为中国居民提供了购买国外资产的机会。中国居民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中国内地金融类企业的股权,通过这类企业的海外并购,进而持有了外国的股权,有了国外的资产。 理论上,这种持股方式与居民直接持股外国股权的效果是一致的;但事实上,中国居民为这种持股方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目前普遍认为,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接近50倍,而海外市场上的市盈率往往只有10几倍,最高不过30倍。由于在现有的框架内无法投资国外,中国内地居民事实上为同样的东西付出了两倍或者更多的代价。 中国还没有企业试图把纽约的帝国大厦买下来,但可以预见,这只是迟早的事情。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征兆。日本在疯狂收购美国地产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了停滞的二十年;而日本的泡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认为是资本过度管制的恶果。如果能够有序放开居民的个人外汇投资,中国或不用再走日本的老路。 QDII就是很好的尝试。但因其开放有限,配额过少,其效果真正体现还需时日。拟议中的港股直通车,是可预见的措施中更大的一步;而真正开放居民的多样化投资之路,不仅可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更是一件意义远胜于一两个企业并购外资的大事。 □乔永远(北京 财经评论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