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统一模式不是教育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3日09:16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日前,在2007优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国际论坛上,有教育专家指出,我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是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指的是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而不是教育的一个模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11月1日新华社报道)

  其实这个观念早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众多学生家长的共识,也早有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地指出,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同一个模子里的“标准件”,人才的个性和差异在这个教育机器的加工下丧失,它使公民的创造力衰退。但一个悖论是:认识和实践常常存在巨大的反差,甚至在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呈现出“背道而驰”的景象。

  最典型的表现,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父母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非常到位,但具体到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却存在不断加压现象,又是英语,又是奥数,又是各种各样的音乐、美术、体育兴趣班,搞得孩子往往比大人还辛苦。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家长们很痛苦。因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他们往往无力改变。这个原因,就是当下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单一标准下的淘汰教育,小学、中学乃至幼儿园,很大程度上都是为将来的高考服务,而高考的评价模式又非常单一,于是人们只能朝着这个单一模式去培养孩子,往往忽视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树人”和“立人”。

  虽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不断改革。小学里,兴趣班多种多样,收集资料、分析比较能力以及生存、实践、动手能力在教育中的比重增加了;中学里,教学互动、师生互动体现逐步加深;高考试卷,从最初的几道大题,到标准化改革,到3+X;从全国命题,到现在的分省自主命题。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一个最终结果:要接受统一高考的检验。

  这就使我们的初等教育分裂成两张皮,一张皮用来完成“因材施教”的教育功能,另一张皮用来对付以卷面为主的高考。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是一时半会儿看不见的,高考能否胜出却是立竿见影,因此,绝大多数父母不敢让孩子冒高考失利被淘汰的风险,宁愿不断在应试教育上加压。

  正是因为这样的挤压,使得中小学的“名校效应”被无限放大。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到学生家长,都形成了高度一致的“名校需求”,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名校办民校”、“名校办分校”,名校几乎垄断了一个地方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导致教育领域的普遍寻租现象,而且在抹煞学生个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教育发达的国家,虽然“淘汰效应”仍然部分存在,但不会过分加重学生负担及抹煞个性,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高考不是一卷定终身,而是各高校自由自主录取,可谓学校和考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而其背后的制度和现实支撑,是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办学自由,包括大量非赢利性私立和教会大学的介入,使教育出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局面。

  因此,要推进我国的

教育公平,不仅需要增加教育投入,保证入学机会的公平,还要改革教育选拔模式、实行因材施教,这才能彻底实现教育公平。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