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踩踏事故频发 为安全立制宜尽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1日09:23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让利10元钱,搭上3条命。11月10日上午,重庆市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进行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如食用油让利10元销售。由于人多拥挤,发生踩踏事故,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其中有7人重伤。(新华社11月10日电)

  面对这一惨剧,人们难免会感慨生活中有些真实完全超出想象。谁能想到,只是为了10元钱的折扣,会有那么多人在凌晨4点多便起来排队,比超市开业时间整整提前了4个多小时。

  然而,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不难发现类似场面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并不少见:

  10月26日,上海市宝山乐购超市三门店开业仅5分钟,排队购买低价豆油的数百名消费者便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件。虽然民警接报后赶到现场,但依然有19名消费者被陆续送到附近

医院就诊。(新华社10月27日电)7月31日,成都市西大街路口一家超市促销鸡蛋,吸引了上千市民排队抢购,以致场面出现混乱,4人被踩踏受伤(8月1日《天府早报》)……

  面对这一连串的悲剧,显然不是简单一句“哀民生之多艰”所能概括,而人们心中的疑虑,也不是相关单位“坏事变好事”式的表态或者表白所能平息。

  无利不起早,生活多辛劳。在此,我们无意责备超市为了积聚人气搞促销,更对那些为了“蝇头小利”冲进超市的顾客抱之以理解和同情。然而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这个原本互利双赢的活动,最后不得不以悲剧收场?为什么超市在搞促销活动时,没有制定周密可行的安全预案?显然,从活动的组织和公共管理的角度说,无论商家还是有关管理部门都难辞其咎。倘使商家能提前把相应的场地、人员、物资准备充分,能够细节化管理,假如管理部门能够在促销前后积极介入,这种混乱场面可以缩减到最小。

  用生命为商家的促销喝彩,最后落得两败俱伤,是什么让顾客在抢购时由上帝沦落为蝼蚁?众所周知,商家在促销时都会做出超乎平常的让利行为。然而,任何“让利”都不能以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为代价。否则,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方让利,另一方则无异于在概率事件中“让命”。对每一位消费者而言,商家这种无安全保障的让利行为,究竟有何意义?事实上,如果商家有眼光、有责任心,越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候,越要注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与人身安全。

  应该说,近年来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不仅初步规制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出台了安全生产法以及娱乐场所安全管理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等系列法律法规,各个地方也在举一反三,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比如北京已经出台规定,从2007年4月1日开始,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在搞促销活动时,至少要配备50名专职的安全监管人员;商场、超市在促销活动期间,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工作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一旦出现问题负责疏导人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涉及人员密集场所而言,并没有国家层面的专门的法律法规。面对上述因促销所产生的混乱局面与悲惨后果,为了谋求一个整体性的扭转,着实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针对涉及人员密集场所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强化监管、厘清责任、规范流程,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在观念上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