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宋金波:请别遗忘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07:45 新京报
作者:宋金波 一中年妇女为了供养儿子读大学,从江西老家只身来厦门卖淫。在一次性交易中,被嫖客掐死。(11月10日《厦门商报》) 类似的新闻,已不是第一次在人们的内心掀起波澜了。这些新闻,也许能让我们再次注意到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存在,注意到“侮辱”、“损害”以及“堕落”、“道德”这些字眼,与“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教育收费”这些民生焦点之间,有着虽不必然却无法忽视的联系。 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形象。这些宗教情结浓厚的作家,却从未以一般的道德审判,来对待这些来自于现实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看到了悲剧背后的根源,同情她们的苦难。任何一个认真读过他的作品的人,怎么可能忘记他笔下那些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那些被命运出卖而沦落,却仍然不放弃爱的“人”? 有关这一“特殊群体”,目前我们还难以读到她们被损害的健康,难以读到对她们内心世界、生存状况,对她们的家庭和未来的关心,更难以读到关于她们的“选择”和“没有选择”、“被选择”的追问。即使在主流舆论之外,在众多网络平台上,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听到看到众多言论,包括对于她们的“从业”动机的揣测、评价,等等———这中间的很大部分,如果不是恶意和无知,都很像当笑话说出来的,让人感到寒冷。说这些话的,大多数并不是缺乏教育和教养的人。 也许苦难并不必然圣洁,就像富裕并不总伴随着值得仇恨的罪恶,但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仍然可能与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现实呼应共鸣。很简单,现实并不因现实主义不流行就不成其为现实,也不会因鸵鸟式的漠视而改变。这个现实一直存在,也许还会持续很久,即使在今天的美国,一部名为《犯罪心理学》的电视剧中,对边缘人群因为被忽视而容易受到侵害的现实,就予以了抨击和反省。回到上面这个案件本身,问题不仅在于罪与罚的彰显,甚至不仅在于某个现实的存在,而在于我们怎样看待和对待这样一种存在的现实。 如果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最底层,爱和关切是吝啬的,吝啬得近乎亏心;如果我们不能看到加诸“她们”的伤害也应让我们疼痛并可能将及于我们自身,我们距离现代社会和现代的人,距离“和谐”,就还有不小的距离。如何拯救她们,也拯救我们自己,这不仅要靠政府的努力,也拷问着我们每个普通人。 □宋金波(上海 媒体从业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