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辞职门事件:企业也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14:53 南都周刊
华为辞职门事件:企业也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
企业也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

  南都周刊记者 彭晓芸

  近日,华为辞职门事件无疑成为互联网上的热点,坊间也议论纷纷。不仅仅因为华为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企业,也不仅仅因为近万人“自愿”辞职,数量上规模庞大,情节上富于戏剧色彩,更因为新劳动法执行在即,而对此事众多“很有才”的解读,则让这一事件显得更加喧闹而多元,由于身份和立场的不同,这些声音各显神通,观点迥异。支持华为者认为这是企业反击对劳动者一边倒的新劳动合同法的第一枪,中立者认为此事系企业内部事宜,只要不违法,劳资双方你情我愿,外界不该做过多的指责和猜测,而愤恨者则认为,华为此举不仅提前规避法律,而且丧失企业的道德良知,引发不良社会效应。

  孰是孰非,恐怕已经不是问题的最关键所在,而这场风波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则不得不让人深思,在高度组织化的资方面前,劳工的原子化生存状态前景堪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

劳动合同法以政府立法改善劳工境遇的良愿开端,不想却遭遇企业反击和规避。究竟是新法矫枉过正还是一向强权的资本习惯了宽松而低廉的用工环境,在新的约束面前强烈不适应?

  华为事件在伦理方面欠考虑

  信力建 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只要不违法,企业法人是应该有主权的,对此我们不应过于谴责或者苛求。如果它们违法了,应该将其交给有关部门,通过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处理。当然,华为这一招走得不明智,表面上花了10亿,由任总带头辞职,给予7000老员工所谓经济补偿,实际上是伤了所有老员工的心,得罪了所有的老员工。他们以优胜劣汰的理由,将原来承诺给老员工年终分红的这部分钱用10亿买断。一旦老员工将来成为了新员工,也就不再享有这种待遇了。

  在我的判断里面,老员工是一个企业一笔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财富,是和企业同时成长的,是企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支柱和力量,任何企业都要有老员工,并且应当珍惜老员工,这才是发展的根本。

  华为辞职事件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看,比如说道德、法律、社会几方面的影响。

  华为这次的处理方式,对于社会道德、对于这批老员工来说,在道德、伦理方面都欠缺考虑。但是他们在法律层面上却能做到完美无缺。企业不是收容站,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民企不像国企,不可能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生产出产品服务于社会,并且缴纳税收等。而比如失业人员的救济等则是政府应当做的事情。

  或是承担道德责任的成本低下

  彭晓波 法律工作者

  华为事件,至少暴露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对于新修订劳动法相关条款的理解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劳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及时明确。

  第二是恶意规避法律的问题。恶意规避强行法,不仅在我国,在世界所有现代文明国家都是禁止的,无效的。在此事件中,如证据确凿,到最后得不偿失的还是华为。

  第三是企业的社会伦理观问题。目前社会公认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近年来我们常在谈论如何建立自然人公民个人信用体系,倡导全社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却鲜有人提到企业法人也需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

  对于华为这样级别的企业,提高员工忠诚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都是其高管不可回避的话题,但片面强调员工忠诚、遵守职业道德,而企业自身却背离伦理道德,做出了涉嫌规避法律的行为,且不论华为是否真的能达到其初衷,光就华为作为一个企业法人,在此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缺失,就与国际企业的称号不符了。但我们又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华为为什么要冒着企业形象受损的风险来逃避与如此大批忠诚度极高的员工签订“不定期劳动合同”?是因为害怕企业将来不堪重负,还是由于承担道德责任的成本过于低下?

  资本的傲慢和权力的偏见

  杨涛 检察官

  选择规避法律的做法,无疑损害了企业形象,更是置法律尊严于不顾。不过,我们更应当追问的是,为什么华为这个规避法律的举动能顺利成行,资本在对待法律上何以如何傲慢?

  华为这次大规模的辞职是由华为公司组织安排的,据说事先也征询了员工的意见,不过,对于这种征询我宁愿理解为是“狐狸给鸡拜年”,无组织的众人往往是会败于有组织的少数,面对着强大的公司,个体员工还有什么话可讲,还不是公司怎么定了就怎么办?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员工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资本的傲慢,因为他们是无组织的一盘散沙,我不知道华为公司有工会没有,如果没有,那么出现这种现象就并不奇怪;如果有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更为奇怪,工会在这种有关员工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怎么就不出来发声,或者根本就发不出声音来?

  华为公司的事件因素很多,但我以为,根本的因素就在于资本的傲慢是长期权力偏见的结果,如果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关长期不支持员工组建自身的组织,如果组织的工会不代表员工的利益,或者代表员工利益的工会得不到公权力的支持,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那么,“华为的这种做法,将很可能让更多企业效仿”不只是担心,而是必定会成为现实。

  南都周刊稿件,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