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分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07:24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今天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着自然灾难的巨大风险。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是因为许多时候,即便是一次自然的微小震动,也能带走成千上万的生命。最近袭击孟加拉国的热带风暴,已造成1860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而且这个数字还有增加的可能。

  如果聚焦孟加拉国周边地区,不难联想到数年前这一地区牵动人心的印度洋大海啸。自然灾害和战争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夺命最多者,甚至抵御前者的难度,要比控制后者更加困难。即便自21世纪以来,在自然灾难中殒命的人类同胞,已数以十万计。这些死难者对灾难统计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而对每一个家庭,则是情感的全部。

  

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这一点。由此,国际减灾防灾运动逐渐在全球社会展开。而灾难和风险成为推动人类参与跨国合作、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重要动力。目前全球治理的重点,是力图逐渐减少自然灾难造成的大规模人员伤亡和区域性人道主义危机。印度洋海啸之后,受灾国家就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提供海洋预警系统的帮助。这也许是人类共同战胜灾难的曙光。这一点从目前来看,已经得到了认同。但是认同的速度,仍然要滞后于自然灾难发生的速度,滞后于人类破坏自然遭遇报复的速度。

  更大的危机来源于发展不平衡,以及许多国家对这种不平衡的忽视。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国家综合实力有限,防灾减灾的技术和投入十分薄弱,一些国家甚至为零。出现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自然灾难,常常导致更多的人员伤亡,正是因为区域治理的不平衡。而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中不愿提供资金,对发展中国家袖手旁观,也是人员伤亡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面对全球化,有一点是达成了共识的,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是全球化的一分子。这种朴素情感,英国诗人约翰·多思有过表述:“没有人是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那么亚洲也就少了一部分。因此,全球化对建立一个保障每一个公民基本权利和发展要求的网络提出了要求。孟加拉国的灾难再一次提醒我们,这种救助还远远滞后于我们面对的灾难威胁。

  推动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动力有很多。但是,灾难的动力仍然最强大。因为正如孟加拉国海岸上的那些亡魂一样,他们在前一天还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分子。在压力下生存的代价,就是总会有人为这种压力付出代价,旁观者才能感念自身而戮力行动。虽然在落实防灾减灾运动中,仍然缺乏行动力。但是,只要各国能够像落实经济治理一样,在防灾减灾中展示基本行动力,全球防灾减灾的速度一定会比人们想象得快许多。

  去过庞贝废墟的人,会感念于火山喷发之下的灾难威力;看过《后天》、《地火焚城》的人,也都会惊悚于自然的冷酷。然而,就在人们的感慨中,一波又一波自然的灾难,正在酝酿和发生。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每个人无疑要更加脆弱;追赶生命的接力棒,只能交给更多的人一起开始。面对自然,我们无力也无意做复仇者,但是,如果人们忘记互相拯救,那就将遭遇更大的灾难。所以,面对这1860个亡魂,人们既需要默哀,更需要互相拯救的行动。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