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公务员阳光面试,透明不再是口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8:05 新京报

  作者:唐昊

  制度创新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以民主、公开、公正为导向的制度创新,会在细节改进的情况下,一步步接近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整体目标。这也许是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之一。

  据11月19日《重庆商报》报道,重庆下半年公务员招录推行“阳光面试”———在全市47个面试考点中,设在江北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妇联的考点与其他考点稍有不同———除考官和考生外,还邀请了40名市民代表和11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专家参加旁听,确保公务员招录的公开、公平、公正。

  在考试和招录过程中,一般来说,面试难以做到像笔试那样标准精确,也增加了主观化甚至腐败等弊病产生的机会。如今重庆市的举措等于是把面试过程放到阳光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问题发生的机会。有人说“阳光面试”的点太少、有可能名不符实、避免不了考录过程中的猫腻等等。这些也许是事实,但却并不那么重要。毕竟,相对以往的考试形式来说,这种政务上的公开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在事实上对人事部门形成了软性的监督和制约。

  不仅如此,在我看来,由地方政府发明的“阳光面试”似乎还应被发掘出更大的意义。也就是说,其所表现出来的以民主、公开为取向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对于目前中国的政治发展来说可能意味着更深层的变化。

  目前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尚在布局和推进。与此同时,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变化却越发剧烈和深刻,社会层面的变化对政治体制的改革要求更为具体。

  这种情况下,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就成为解决之道。就拿重庆市的此一举措来说,正是对社会上要求

公务员招考公开化的呼声,以及公众对以往
公务员考试
过程中的某些缺陷表现出不满的正面回应。地方政府对社会上的变化也最为敏感,制度创新也主要是因应地方性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层面的变化正在考验地方政府施政上的灵活性和想象力。

  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虽然对大局影响不大,却是目前情况下政治发展和进步的路径之一。制度创新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以民主、公开、公正为导向的制度创新,会在细节改进的情况下,一步步接近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整体目标。用微观主体的创新行为促进、扩展、充实宏观制度的供给,也许是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之一。

  当然,我这样的设想可能有些理想化了,类似重庆市的这些举措对中国目前的干部任用体制改革来说,可能起到了一种正面的作用,但对于整体的干部任用体制的影响力有限。但无论如何,微观活力是保持社会整体活力的基础。地方政府作为微观制度创新的主体,其做法更多地显示出: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在公众的期待下,公开、透明不可能只是一个口号,而更有机会具化在制度设计的许多细节中,为政治体制改革积累动力。而这种微观制度创新如能普遍化,必将带来一个从局部改革逐渐到整体性推进的制度变迁进程。

  □唐昊(广州 学者)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