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球时报:了解世界,中国做得还不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09:40 环球网
作者:王帆 在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中西方之间仍然彼此充满了疑问。中国的疑问是:我们何时被认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被认可?这一切都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也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中国与西方都在疑问中执着地寻找着一个答案:究竟是中国错了,还是西方错了,其实这很难得出结论。因为在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上,所涉及的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而是一个相互理解与适应的问题。 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是积极的、向善的,但缺乏第一手或缺乏深入的认识,误解与错觉很多 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究竟如何呢?2006年底,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承接北京市规划办的科研项目“北京市民国际意识调查”,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个初步的回答,现在调查已大体完成。一个基本的看法是中国人对国际社会的看法更加真实、更趋理性,国际视野更加广阔,参与意识增强。然而,调查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结果。比如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另有约半数人认为两者为平行关系,这说明传统的中国世界中心观和帝国心态仍有影响。 在被问及中国对国际合作与处理国际事务应持有的态度时,24.6%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应优先强调利益,26.3%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应优先强调责任,强调责任超过利益的看法反映了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中重视国际道义的成分。有一半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应优先强调责任与利益二者的平衡,这反映了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更加理性与务实。 一些数据显示,与中国的发展水平相比,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仍然存在滞后的现象。比如,5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通过媒体了解世界;有17.6%的受访者通过亲朋好友了解世界;13.2%的受访者通过电影、音乐了解世界;超过10%的受访者通过出国了解世界,其中7.4%是出国旅游,4.1%是出国学习、工作;与外国朋友直接交流了解世界的市民占2.8%。由此可见,通过第二渠道了解世界仍是主要途径,通过网络或媒体以及电影了解的比例较高。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游人数不断增加,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但以游客身份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应该说仍然是肤浅和有限的,能够在国外学习或工作了解世界的中国人人数比例仍很低。尽管中国的英语学习人口比例很大,但真正能够与外界用英语进行深入交流的人员比例仍然很低。从总体上看,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仍然较低,误解世界的可能性仍不容忽视。我们看待世界时的模式化、盲目化仍比较严重。可以说,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是积极的、向善的,但缺乏第一手或缺乏深入的认识,误解与错觉很多,对于一些事件是被动反应,观点也存在滞后的状况。 “中国威胁论”在西方一些领域和一定层面有市场,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笔者前不久参加了第二届中欧论坛。笔者发现,来自欧洲一些国家的代表所关注的关于中国的议题与几年前没有什么区别,同时来自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对他们影响很深,可以说让他们深信不疑,而且他们普遍对中国的基本情况缺乏常识性的了解。这说明“中国威胁论”的一个根本原因不是西方已经十分关注中国,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仍在漠视中国。 面对中西方彼此看待对方的差异鸿沟,我们必须对此有理性、清醒的认识。西方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在西方有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但数量很少,多数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很少精通中文,对中国的了解远远不能由点及面、由表入深。 同时,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和认识也是有限和存在偏差的。比如,在欧洲人眼中,最重要的关系仍是美欧关系,但我们很多人却相信欧洲人也认为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中国威胁论”在西方一些领域和一定层面有市场,但在大众层面的影响力仍然有限,更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我们的某些舆论偏颇却造成了错觉,从而加重了中国人固有的错误看法。比如很多人难以接受西方的批评,把多数批评视为对中国不怀好意,视为对中国歧视。长期封闭带来的惯性使孤立主义在中国人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国小民心态仍没有完全摒除,一些中国人仍相信中国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还可以继续我行我素下去。 对于中国人而言,看世界应该更加积极,多从积极的正面角度来理解国际社会,不要做出不适当的回应。在看待世界的问题上,要有足够的理性,这个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解释的,也是可以引导和完善的。这需要我们有水滴石穿的精神,相信国际社会一定会给中国以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对待———国际社会总体上是相信和尊重事实的。同时也要找到沟通的对接点,西方是开放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否吸引它的方式和内容。比如孔子学院在日本、欧美流行就是明证。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性是共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西方人也会被正义与崇高感动,也是通情达理的,关键是针对性。 中国人看世界要有未来观,比一比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不足,减少盲目自信,头脑发热 中国人看世界应体现“新五观”。新的竞争观:不把竞争等同于冲突;新的国际观:克服狭隘的民族利己思想;新的合作观:合作共赢才能可持续发展;新的身份观:中国是有全球影响的大国,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同时不逃避责任;新的发展观: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国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可以超越差异,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历史发展不同阶段对人们认识的不同影响。在此次中欧论坛上流行一句话:欧洲正生活在未来的阴影下,中国正关注光明的未来。中国在过去欧洲的历史中看到未来,欧洲却从刚刚过去的历史中感到沉重与迷茫。 这里面的含义十分复杂。它既是一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反映,也似乎隐含着历史宿命论的成分。欧洲人对于欧盟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乐观,甚至不如一些中国学者乐观。国际社会与中国均需要彼此重新审视,适应对方的变化。在看待与被看待时,对于中国而言,要有未来观,比一比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不足,减少盲目自信,头脑发热;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有历史观,要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要了解中国发展的起点和现实基础,这样就会对中国更有信心。▲(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