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美元疲软中国头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11:10 金羊网-新快报

  温家宝总理在外访新加坡时谈到人民币,他说美元贬值为中国外汇储备保值带来压力,这已是近期第三名具分量的人物谈及人民币——在本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中国应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以强势货币的升值来弥补弱势货币贬值:成思危先生这番话,被演绎成为中国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时将增持强势的欧元、减持弱势的美元,结果外汇市场风起云涌,美元兑欧元一度急挫。

  另一位近期谈人民币的是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他上周六(11月17日)访问南非期间表示,中国政府将会允许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扩阔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区间。一切迹象显示,随着国际上对人民币施压的力度愈来愈大,中国的货币政策因外汇储备累积太多而其中美元比重又过高,造成“流动性”泛滥、热钱流窜,中国政府已到了不得不思考如何重整其货币政策的十字路口。

  我们过去多次指出,央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如

汇率升值和加息,都会令中国掉入
宏观调控
的困境——如果不断加息冷却经济,人民币兑美元收益率就会进一步扩大,热钱涌入的情况更加严重,通胀将一发不可收拾;相反,如果不加息的话,居民储蓄将会出现负利率,居民存款将大量转移往楼市和股市,同样会令经济过热不止。

  至于调整汇率,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达11%,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继续大幅上升、央行为了对冲美元储备而大量发行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至今,美元兑欧元已贬值17%,兑石油贬值25%,兑黄金贬值46%,如果以目前中国1.4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石油购买力计算,其实仅相等于2005年7月时的8300多亿美元;国家外储因受美元“所累”,损失(购买力)数以千亿美元计,中国以世界工厂的方式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就是因为目前的货币政策失调而白白大量流失!

  在上周末召开的石油出口国组织会议上,反美的委内瑞拉和伊朗提出,鉴于美元持续疲弱,石油组织理应在会议宣言内加入考虑不再以美元计算油价,此提议随即受到亲美的沙特阿拉伯反对,但伊朗据说七成以上的石油收入已转为非美元货币,委内瑞拉则正考虑以“篮子”货币为石油定价。国际上不时会出现这种“反美元”或努力摆脱与美元挂钩的国家,但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反美元”的国家经济实力太弱,无力跟美元抗衡,它们种种动作顶多只能发挥滋扰作用;但中国则有所不同,以内地的贸易和储备规模,人民币有实力走向国际化,即使不是跟美元抗衡,但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金融政策路线,也是中国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内地不少专家近年力倡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化的意思,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可享有一定流通度;其次,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央行)的投资工具;此外,是国际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比重;符合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人民币就可说是具备了国际化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是可以大大减少中国国际收支的波动,而外贸企业如果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也可以减少汇率风险;据内地专家推算,如果人民币现在实行资本账完全可兑换,人民币在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可达7%,而假如在2020年之前完全可兑换,该比率更会大幅上升至21%,说明了人民币的惊人潜力。

  不过,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条件是资本账完全兑换,对中国来说,这将会带来无可估量的金融风险,中国政府自然不会妄动;在这种“大动作”出台之前,温家宝总理的担忧相信将无法解除。(《信报》11月20日社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