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普:日本对华贷款终结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11:54 新民周刊

   作者:王少普

  11月8日,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表示,今年最后一笔463亿日元(约合美元4.1亿)低息贷款给予中国后,日本明年起将全面停止对华所有新贷款。尽管这是一个早已做出的决定,而且日元贷款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已远非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可以比拟,但人们仍然关心这一做法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为何终止对华贷款?

  日本减少和终止对华政府贷款的原因是复杂的。

  

中国经济近年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在中国的人均CDP已超过2000美元,日本方面认为,中国已应该成为ODA( 对华政府开发援助)的毕业生。

  另一方面,日本自身经济及财政状况不佳。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长期处于因通货紧缩而造成的停滞状态。日本政府为恢复经济,大量发行国债,扩大公共投资,造成财政开支的迅速增加,多年来积累的巨额财政赤字进一步攀升,财政状况进一步为恶化。这使日本政府陷于一个两难境地:不扩大投资,则无法改变通货紧缩;扩大投资,则要加重财政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减少和终止对华政府贷款的要求更为强烈。

  此外,日本减少和终止对华政府贷款,还存在政治上的考虑。

  对日本而言,对外贷款政策一直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政策,而是日本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后,更为明显。

  1992年6月,宫泽内阁制定了《政治开发援助大纲》,重点阐述了四项援助原则:其一,环境与发展两者不可偏废;其二,避免用于军事目的及助长国际纠纷;其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开支,大规模破坏性武器、导弹的开发和制造,以及武器的进出口等动向给予充分的关注;其四,充分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进展情况、引入市场经济的努力程度及基本人权的保障状况。1995年,日本便曾针对中国进行核试验,而冻结过对华无偿援助。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日本国内出现“中国威胁论”。这种论调影响了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对日本政府对华贷款产生影响。

  在以上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从2000年以后,日本对中国的日元贷款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削减。2003年度已经减少到1080亿日元,这一数字不到高峰时期的一半。2005年,日本政府还曾因中日关系的紧张,冻结过该财政年度的对华日元贷款。2005年2月底,在中日事务级(处长级)磋商中,日本政府向中国方面正式提出了停止日元贷款的时间表。日本方面计划每年以100亿至200亿日元的数额递减,到2008年度,全面终止对中国新的日元贷款。但是,关于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中的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部分,日本将在人才培养和环境保护领域,继续给予中国合作。

  特殊背景下的互惠合作

  事实上,日本对华贷款是在特殊政治和历史背景下的中日间的互惠资金合作。

  追溯到30年前,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当时资金缺乏,邓小平同志打破了中国原来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视为理想财政状况的思想,指示要“下决心向国外借点钱搞建设”。

  此时,中国政府通过日本经济界一些人士,包括日中经济协会会长稻山嘉宽、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土光敏夫等人了解到,日本政府有开发援助贷款可以运用。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在访日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对日本政府贷款予以研究。

  日本政府开发援助贷款主要面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8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贷款利率仅为0.75%-1.5 %,贷款期限30年,头10年只付利息不还款,还有10年宽限期。贷款主要用于港口、铁路、电站等国家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当时,中国人均GDP约为350美元,急需建设基础设施,符合接受日本政府开发援助贷款的标准。

  为此,中方进行了受援项目的设计。当时中国需要出口煤炭等换取硬通货,以进口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需的技术和物品,但铁路运输和港口吞吐能力有限,限制了中国的煤炭出口。因此,中国政府把解决上述问题列为当务之急。

  最初,曾提出6个受援项目,由于日方规定只能以贷款方式给各项目提供部分资金,而国内又缺乏足够的配套资金,于是将6个项目削减为4个,即:秦皇岛港、石臼所港、北京-秦皇岛铁路和兖州-石臼所铁路。1979年9月,由谷牧率团访问日本,向日方表示了借贷的愿望。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时,中国决定不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邓小平曾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应该为中国发展做更多的事情。坦率地说,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中日建交时,中国并没有因此提出战争赔偿的要求。中日是两个伟大的国家,又是近邻,从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作出了不要赔偿的决策。”当时,日本普遍存在着对侵华战争的负疚感和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补偿心理。

  在上述背景下,中日双方比较顺利地达成了贷款共识。1979年12月上旬,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时,正式宣布对中国实施援助开发贷款。随即,双方签订了第一份贷款协议:中国接受日本政府500亿日元贷款(按当时

汇率,约合 3.3亿元人民币、2.2亿美元)。这笔贷款,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接受的最早、最大的一笔外国政府贷款。

  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日元贷款协议额达到了3万亿日元。根据日本驻华大使馆提供的数据,日本政府对华开发援助,到今年10月已达3.3万亿日元,按不同时期的汇率折算,约合1726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广泛用于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开发、环境保护、医疗、教育等领域,援助项目遍布中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这些贷款对中国基础设施的改善、企业技术的升级改造与出口创汇能力的提高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日本通过贷款援助中国的建设,大大增加了中国对日本的进口,扩大了中国市场,也有助于日本从中国进口其所需要的

能源和其他矿产等资源,进一步促进了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显然,这是一件互惠双赢的好事。

  会影响中日关系吗?

  不过,笔者认为,日本减少和终止对华政府贷款,会对中日关系发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它不利于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与中国得到优惠的日元贷款有密切关系,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实力,使中国既可以向日本出口日本所需要的产品,又可以进口更多的日本产品。另外,中国劳动力价格低,日元贷款带动了日本企业来华投资,也带动了日本对中国的产品出口。日本政府减少和终止对华贷款,显然对上述良性互动关系会产生不利影响。

  日本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一点。在日本外务省曾举行的“政府开发援助战略会议”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应从日中关系的大局考虑,分阶段地逐步减少贷款数额,实现日元贷款的“软着陆”。目前的减少和终止对华政府贷款的做法,看来是各种意见妥协的结果。

  而对中国而言,从政府到民间,对日本方面给予的贷款等援助,都通过各种方式表示了感谢。现在,日本贷款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已不能与当年相比,但中国方面仍然很珍惜这种援助,主要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是因为这种援助,对增进中日友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对华援助可以停止,但是由当年领导人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而树立的中日友好精神不能丢。那些从“中国威胁论”角度看待和处理日本对华贷款的思想和做法是要不得的,它不仅会危害中国的利益,也会伤及日本的利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