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国资当有投资公共服务热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08:3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李龙

  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前天表示,中国在经济领域中的下一步改革任务仍然是加大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的改革力度,最重要的是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资本市场,将国有资本从生产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

  乍一看这条新闻,似乎都有两点担心,一是通过资本市场比如股市来转移国有资本,是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二是加大国有企业,是否让垄断企业变得越来越庞大。

  但细细分析,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通过

资本市场转移国有资本,并不是说拿国有资本直接炒股,而是说通过参股或者收购的方式,实现经营主体向公共服务领域的转身。而倘若国有资本大量转向公共服务领域,即使它做得再大、再垄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会持欢迎态度。让国有经济承担社会保障,由国有资本投资公益性事业,当然是件好事。

  众所周知,公共服务由于其回报率低、投资周期长,很难吸引投资者的兴趣。但公共服务提供的公共产品又是公众生活中所必需的,带有公益性的。一般来说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越丰富,预示着公众享受的社会保障越充足。然而,相较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来说,我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明显存在着差距,医疗、教育等根本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导致涉及到医保、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行业备受诟病。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政府总开支中,行政公务支出近40%,医疗、教育、社保、公交等公共服务支出只占25%。而在发达国家中,行政公务支出只占3%~15%,公共服务开支超过70%。

  这就难免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包括生老病死、义务教育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由于缺乏投资的热情,使国人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另一方面,本该投资这一领域的国有资本出于保值增值的需要,大量投资到市场中,和民营经济抢占市场的“

蛋糕”。

  结果自然很清楚,国有经济由于背靠强大的政府后盾和政策扶持,垄断着水、电、煤气、医疗等公共服务行业。由于他们挤占着大量的市场和资源,并且多集中于生产领域,必然使得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这既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公共事业的发育。

  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公共服务领域的热情,当是出路之一。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这样的漂亮转身,既可以避免过多的行政化套路和羁绊,又可以通过参股或者控股、以股份制的市场操作加速公共产品的产出。同时,由国有资本来投资公共服务行业,在增加社会基本消费品总量之时,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它不但关涉到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还代表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方向。

  但这里有两点必须注意。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在公共产品领域中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教育市场化和医疗市场化改革就是明证,所以公共服务绝不能完全推给市场,必须由政府承担。也就是说,国有资本的投资要抛却掉资本的逐利冲动,不能纯粹以市场化的运作形式来操作,而要持有一种民生情怀,带有一种公益视角。

  其次,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利润巨大,国有资本能否舍弃巨额利润,而转向薄利多销的公共服务领域,也值得公众期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